English

于聪慧:肝胆相照护肝胆

2009-08-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蔺玉红 我有话说

建设肝癌预警系统,这是于聪慧的一大心愿。(资料照片)

坐在我面前穿着白大褂的他,理智而冷静,淡定而从容,这种气质已经牢牢刻在了他那张

长方形的脸庞上。

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一位很优秀的医生,于聪慧,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

“华益慰永远是我的老师”

1960年,于聪慧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四子王旗。“文革”期间,父亲被打成“右派”,家里生活很困难。他是长子,下面还有四个弟妹。1979年,于聪慧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医疗专业,1984年大学毕业,被分到石家庄和平医院当外科大夫,两年后去了云南前线。于聪慧在猫耳洞里住了一年多,洞里潮湿,又没水喝。他经受住了前线的艰苦考验,荣立二等功一次。从前线回来后,于聪慧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读完了硕士和博士。毕业后,分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师从“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1996年,肝胆外科从普通外科分出来,以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和十二指肠疾病为主,主任是华益慰。

有一年冬天,于聪慧跟着华益慰出诊。他看到,华主任用手把听诊器捂热了,再给病人听诊,就这么一个细节,于聪慧记在了心里。

华益慰得胃癌后,做了全胃切除术,术后很痛苦,他语重心长地对于聪慧说:“以后再进行这样的手术时,如果有可能,最好给患者保留一点胃,要不然病人没有生活质量可言,痛苦不堪。”

于聪慧牢牢记住了这份嘱托,也深深地被华益慰行医和做人的方式所感染。

59岁的赵凤侠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肝癌晚期,辗转来到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于聪慧认真检查和诊断后,推翻了原来肝癌的诊断,诊断为肠道间质瘤。此时,肿瘤已经长到了3公斤多,而且还和其他脏器粘连,于聪慧为她成功做完了手术,不仅让她拣回一条命,而且只花了万把块钱。

今年春天,于聪慧为山西22岁的孙梓可摘除了一个12厘米多的巨大肿瘤,打开腹腔后,于聪慧才发现肿瘤位于胰腺后方,大得像个小孩的头一样,不但位置刁钻,而且把里面的静脉全给压住了。静脉一曲张,毛细血管变得像蚯蚓似的,一碰就出血。肿瘤和胰腺、十二指肠粘得很紧,必须一根根把血管剪开、结扎,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分离。

在手术过程中,于聪慧的助手,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梅建民三次叫停他:“主任,别做了,手术的风险太大,我们已经尽力了。”

“我们既然做了,就尽量做下来。不做了,就等于给小孙宣判了死刑。”于聪慧说。他们咬紧牙关往下做,终于成功了。

“这个手术难度很大,过程非常复杂,我们早上8点钟进手术室,下午5点多钟才出来。”梅建民说。

“你沉着应对的功力是怎么得来的?”记者问于聪慧。

“一点点锻炼出来的。我是A型血,可能比较适合做外科大夫。另外,得益于华主任。”于聪慧说。

于聪慧看到,华益慰给患者做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伤口就贴一块纱布。换药时,揭开一看,伤口一点渗出也没有,非常干净。而别的医生做的手术,患者却得不停地换纱布。他就问华益慰为什么?华益慰说:“做美容手术,别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效果来。做腹腔手术,做得再不好,把肚子一缝,谁也不知道好坏,只有你自己知道。”华益慰启发于聪慧,做手术粗糙的医生给患者留下的创面很大,恢复起来就难了。做手术轻巧的人,减少了骚扰范围,病人很快就恢复了。

于聪慧说:“把病人的创伤减到最小,这也是对病人负责。”

护士们都知道,于聪慧做手术时,用的线很细,镊子、钳子很尖,很精准,手术造成的创面很小。

有人夸于聪慧技术精湛的时候,于聪慧总是说:“那是在向前辈和同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学到了,融合再创新。特别是华益慰,他永远是我的老师。”

在全国首创围栏技术

在不断做手术的过程中,于聪慧发现了两个难题:一是因肝脏很容易出血,为了控制出血,有人把进入肝脏的血管全部捆住不让血进去,但这样做,肝脏就处于缺血状态,肝细胞就坏了,病人术后容易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恢复很困难。另外一个难题是,医生在切肝脏肿瘤的时候,要用各种方法把肝脏游离出来,但是这样很容易把肿瘤细胞挤到别的地方去,造成肿瘤转移。

想什么办法能拦住肝脏出血和肿瘤细胞呢?于聪慧琢磨了很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女儿放学回来,摆弄做手工用的针,一下子来了灵感。

“我想起了围栏,就像圈羊一样,在圈之前,先把围栏置好了,在栏里面把肿瘤切掉。这样做,一是不容易出血,二是肝脏在动的时候,远端的出口被围住了,肿瘤细胞很难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就能很干净地把肿瘤切掉。”

如何围栏?于聪慧想到了女儿用的针。他特制出围栏针,针前面有一个很细的圈。肝脏很大,通过B超定好位后,用一根根围栏针在很多血管之间慢慢穿过去,扎住,用一根根线

置好,把扇面全部封住。这样,阻断了远端的血流,但没有阻断入肝的血流,既保证了肝脏的正常血液供应,又控制了血流,阻断了肿瘤细胞的扩散。

凭借这一发明,2007年,于聪慧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现在他用这种方法已经做了70多例手术。原来一个大手术,患者出血要1000毫升左右,现在只要300多毫升,出血少了,手术时间也缩短了。

“这一技术在全国还是很独特的,其他医院也有人在用这个方法,但是用好不容易,所以我今年申请了一个北京市课题,探索如何进一步发展这项技术,生产一种产品,推向临床。这样,外科大夫们就都会用了。”

于聪慧说,做外科大夫,墨守成规不行,需要一点冒险精神,但是冒险不等于蛮干。术前,于聪慧都要和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进行多次讨论,制定详细方案,甚至手术器械都要让护士拿下来,一个个挑。

于聪慧说:“做手术是一项多学科的技术,不是我有多大本事就行了,而是要很多学科的专家包括护士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合作完成。”

“一定要把肝癌预警系统建起来”

于聪慧在体会职业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品味了很多遗憾。“现在接受治疗的肝癌病人70%都属于晚期,已经没法做手术了,能做手术的那30%是因为发现较早。”

于聪慧特别不甘心。“我们为什么总是在病人生病后才去处理这些肿瘤?能否把工作提前,争取在早期发现?如果是3厘米以内的肿瘤(俗称小肝癌),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够治好,获得非常好的远期疗效。”

为什么不能早点发现呢?于聪慧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肝癌病人早期基本上无症状,一旦出现诸如肝区疼痛、腹胀、腹部包块、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多已属晚期。二是高危人群没有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于聪慧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山东沂蒙山区的村支书患上了肝癌。我一问才知道患者已经有20多年的肝病史了,肝硬化也好几年了,从来不体检。他来时,我们已经没办法救他了,感觉很难受。”

“我们不能一天建一个罗马城,肿瘤是一点点长大的,早期发现肝癌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于聪慧说,多年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表明,肝癌的发生与肝炎后肝硬化、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约7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史。因此乙肝患者特别是已有肝硬化者属于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对这些人进行定期的、连续的追踪检查和观察,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有效方法。

“如果我们建一个预警系统,让这些高危人群根据情况每年定期做相关检查,早期发现的比例就会大大提高。”于聪慧说。

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于聪慧列举了几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的肝炎患者占总人口的10%,有1.3亿多人。这些乙肝病人里,有40%会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转成肝癌。查出肝癌的人,有70%都是晚期。我国现在每年新增肝癌病人10余万人,在肿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

“我们知道肝癌的病因,它的恶劣性和危险性,所以我们尝试着在2003年建设了肝癌预警系统,挂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的网页上,让高危人群自己填信息,每年定期体检。用这个办法,我们还真发现了不少小肝癌,很容易就把肿瘤切除了,术后效果很好。”于聪慧说。

“我们一直想把这个事情做大,但苦于没有投资方。把肝癌预警系统建起来,这是我的一个理想,如果做好了,就造福了老百姓。”于聪慧用辽远的目光望着窗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