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文坛出了一大批历史小说、家族小说,很是热闹。但这些小说呈现出来的良莠不齐、水准差别之大,也是空前的。究其原因,除了叙事能力、语言等方面的差距外,作家对于讲故事缺乏实证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把故事讲得老实一些好,还是乖张一些好,并非小事,它甚至能考验人
文学当然是一种艺术而非史实,文学也离不开虚构和想象。但是,当下大量的文学创作却带给我们这样的印象:他们的虚构和想象似乎已经出了问题。一方面,跟转型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相比,作家们的想象显得那样贫乏、苍白,赶不上生活本身的变化,或者说,生活本身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另一方面,作家的很多想象不能给我们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一个农民工进城的故事,一个腐败的故事,在他们的“想象”里竟然显得如此老套、生硬、不明就里。
反观那些比较出色的小说,无不是作家在实证研究上下了苦功夫的。二月河的“清帝系列”中作者对于清史的熟稔,作者在档案室里下的功夫让许多人难以望其项背;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和《我的帝王生涯》等小说那种逼真感人的历史生活气氛和精细及物的叙事细节背后,是作者对待故事的一份老实和一颗细心琢磨的心。
实证乃是文学的母亲,做一做实证的研究,养成一种实证的精神,乃是搞好文学创作的第一步。但是,在市场消费时代,我们的许多作家心浮气躁,眼睛紧盯着市场,一本接一本地赶制吸引人的文字,唯恐被遗忘。他们在文艺创作过程中,便常常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就下笔写,没有相关的知识经验就去写。这样的文学创作难免要捉襟见肘,虚构和想象力再好,也有沦为胡编乱造的危险。
创作是需要一点实证精神的。在精神气象上无法出现大超越的情况下,在虚构和想象力已经沦落为胡编乱造的情况下,作家们不妨退一步,老老实实地回到生活和资料室里去,沉下心来,做一些实证的研究,用学问的功夫有力地支援自己的创作。与其花太多的时间制造那些转眼即被读者丢入垃圾堆的应景之作,真不如多花时间好好写一本经得起推敲、能流传下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