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风范矗“兰台”

2009-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 张彦中 胡耀武 我有话说

几十年来,刘义权收集的各类档案83万件,涵盖了我军建设与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涉及到党领导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其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难以估量。

在全民收藏热情高涨的今天,刘义权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献,每张旧纸片都是红色收藏的经典。他却没有一丝他念,把全部智慧力量倾洒于党和人民军队的“兰台”事

业,竭尽全力丰富馆藏资源,服务社会,培育后人。

荣获“兰台奖”特等奖

兰台,是汉代宫内藏书之处,现则多指档案机构或部门。在军队档案系统中,大家公认刘义权做档案收集工作时间最长、收集整理的档案最多、作出的贡献最大。他9次受到嘉奖、一次荣立三等功,并获得解放军档案馆专业最高奖――“兰台奖”的特等奖。

征集工作是我党我军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战争原因,我军历史上许多重要阶段和重要方面的历史档案还存在空白,急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性征集。刘义权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跑了25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县市,对散落在各类机关单位、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民间的军队历史档案进行了重点征集,取得大量珍贵史料。

1991年3月,刘义权得知浙江、福建等地市县党史办有200余件珍贵的红十三军档案资料,非常兴奋。红十三军是1930年5月在浙南建立和开展对敌斗争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支红军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两年多失败。这支红军部队的相关档案资料当时在解放军档案馆还是空白。

刘义权马上向馆领导汇报,匆匆买了一张硬座票就挤上了赶往该地的列车。到达目的地后,他反复与当地文史部门交涉,在南方雨季里等了7天,最终在地方有关部门支持下,完成了征集任务。这批珍贵档案,不仅对系统研究红军历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在以后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档案史料展览上,成为一个夺目的亮点,引起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

1991年7月,刘义权听说粟裕同志秘书处存有重要档案资料,就登门拜访,向他介绍解放军档案馆的保管条件,诚恳地说:“放心交给我们吧,今后要用档案,随用随调。”秘书被刘义权的执著精神深深打动。最终,粟裕大将的2100多份文件资料、录音磁带、历史照片等珍贵档案,被征集进了解放军档案馆,使得粟裕大将个人全宗成为馆藏最为完整的高级将领个人档案之一。

当国家重点图书《红军将帅手迹选》编辑人员调阅、甄别、筛选粟裕大将档案资料时,看到如此珍稀完整的档案卷宗,深为解放军档案馆的丰富收藏所折服。《红军将帅手迹选》最后收录有红军经历的78位将帅珍贵手迹380余幅,选用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200余件,其中有50余件是刘义权直接征集进馆的。

熟悉刘义权的同事都说:“老刘见到革命历史档案就像见到稀世珍宝,恨不得全部划拉到档案馆来,那种工作劲头让人不能不敬佩、不感动!”

刘义权把自己的贡献全部融入革命历史档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中。据不完全统计,在《周恩来军事文选》等著作的编纂、军队院校《战略想定库》的编写、《大决战》影片的拍摄,以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护、我军恢复军衔制、国庆大阅兵准备、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重大演习筹划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论证中,都运用了刘义权征集和查找的大量档案资料。

刘义权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做好档案收集工作,必须从制度上探索加强我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有效办法。他针对军队档案系统移交、接收档案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主笔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接收文书档案细则》。这是我军第一个系统规范军队文书档案移交、接收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今天仍在发挥作用。

档案安全重于生命

档案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刘义权眼里,档案的安全重于生命。

1990年,刘义权到闽北山区征集档案,在搭乘顺路车返回县城的途中,雨天路滑,所乘车辆与一辆运输车发生追尾事故,车的前半部钻进了运输车的底部。当时,现场的人乱成一团,刘义权却紧紧抱着装有档案资料的皮包不撒手。这样惊险的一幕,刘义权还不止一次遇到。

档案管理和接收是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刘义权作为一个“老档案”,在这些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较真,铁面无私,不留情面,在军队档案系统中是出了名的“实心眼”。

1999年5月,全军组织档案达标验收,刘义权和考核组的同志到总部有关部门抓的一个档案工作达标试点单位检查验收。检查组的同事看到这个单位档案柜漂亮,分类标识精致,卷盒排列整齐划一,准备在验收单上签字。刘义权却对照考核标准,打开卷宗一卷卷认真检查,发现档案整理、分类编目不符合规范要求。

刘义权直截了当地说:“你们这是在做表面文章,外面光里面糠,不符合达标要求。”

刘义权坚决不同意签字。他的“较真”对该单位触动很大,用了三个月时间进行专项整改,真正达到了验收标准,成为全军档案达标先进单位。事后,这个单位的领导还特意聘请他担任“义务监督员”,赋予他“一票否决”的权力。

档案工作是服务性工作,特别需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刘义权就是一个这样的“热心肠”。2008年6月,湖北一位90岁高龄的李庆仁老人,来信请求解放军档案馆帮他查找失散亲人的下落。老人的哥哥1930年参加红军后,与家人失去联系。由于线索有限,又时隔70多年,连老人的子女都不抱希望。刘义权怀着对老红军的深厚感情,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像查找自己亲人一样,仔细研究分析,全力查找线索,终于从红四方面军战史资料、人物志及牺牲名册等档案中查证了老人哥哥牺牲的事实,了结了老人的心愿。像这样的事,刘义权做了一件又一件,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个人利益淡如水

刘义权不论在职还是退休,都是竭尽所能为组织分忧,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把军人荣誉看得重如山,把个人利益看得淡如水,几十年如一日。

一年,档案馆安排一名团职干部转业,这名同志希望组织能按标准给其解决一套住房。档案馆房源十分紧张,领导非常为难。最后协商一名退休干部移交地方安置后,把他的师职房调整给刘义权,转业干部住刘义权的团职房。刘义权在退休干部师职房没有腾出的情况下,二话没说就把三室一厅的房子换给了转业干部,自己一家搬到只有30多平方米的小房,一住就是两年,直到拿到经济适用房的钥匙。

2007年7月,解放军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主办的《光荣历史的见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档案实物展》在上海外滩当年外国租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旧址开展,展出了700多份珍贵历史档案,参观人数达56000人次。上海市及华东地区反响强烈,不少远在江浙的群众也闻讯赶来,原定三个月的展期一再延期。这些档案珍品大部分是刘义权经手或参与收集的,但他从没有就此谈过任何个人成绩和贡献。

为庆祝建国60周年,解放军档案馆与中央档案馆共同组织《城市解放》(中央卷)编辑出版工作。该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需要从数万件档案中筛选出与城市解放相关的内容,参编人员非常着急,向正在医院接受化疗的刘义权求教。刘义权向编辑人员介绍馆藏档案线索,和大家一起研究确定了符合编辑要求的档案材料和图片,其中收录了他从各地征集的大量珍贵档案和史料照片。做了这么多工作,但他坚决不同意在书上署名。

参编人员拗不过,只得同意。面对这位重病在身却依然谦和执著、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同志,年轻的参编人员无限感慨:虽然您不让把名字印在书上,您的风范已经牢牢地印在我们大家心中。

作为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办公室专家成员,刘义权(前右)分工负责阅读志愿军档案,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挑选、标记。新华社发(王安民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