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是谁

2009-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晓军 通讯员 朱家柏 梁海洋 我有话说

一口红井哺育几代人,一篇经典课文感动亿万学生。《吃水不忘挖井人》,见诸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这篇短短100字的小学课文,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使用至今,教育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文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一句话更是广为传诵。然而,这篇课文没有署名,作者是谁,成了一个谜。

日前,记者在江西省瑞金市采访时,该市沙洲坝八一希望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杨丽向记者说出了她的心愿:找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希望能邀请其回红井作客,看看沙洲坝的变化。

毛主席亲手挖红井

“红都”瑞金是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都在这里工作生活战斗过。

家住红井旁、今年已86岁高龄的杨荣河老人,曾亲眼目睹毛主席挖红井。他至今犹记:当时的沙洲坝是个异常干旱缺水的地方,村民吃水、用水都靠门前又脏又臭的池塘水。尽管村民很早就想挖井取水,但一是因为穷,没人带头;二是听风水先生说,沙洲坝的龙脉是条旱龙,不能打井,否则会坏龙脉。因此,挖井的想法始终未实现。直到1933年9月,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住到沙洲坝、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亲自勘探地形,带领战士挖井。看到主席动手挖井,村民们再没顾虑,一起加入了挖井的行列。不到几天,一口直径0.85米,深五六米的井挖成了,泉水喷涌而出,当地村民从此才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1950年,瑞金人民维修了这口井,取名“红井”,意为“革命之井”、“红色之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在上面写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来,木牌改成了石碑。1961年3月4日,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最经典的小学课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这篇课文虽短,但结构严谨,字字珠玑。”瑞金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员肖瑞红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语言平实,语句简洁,除标点符号外刚好100字,极其洗炼地叙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疾苦的感人故事。课文由3段6句话构成,第一段两句话31个字,交代了地点和人物;第二段三句话34个字,交代了挖井的背景和经过;第三段一句话35个字,写乡亲们立碑感恩之举。没有一句赞誉之词,却从质朴浅白的话中跃然纸上;其立意、思想、谋篇、遣词均堪称典范,有人称之为“中国最经典的小学课文”。

瑞金市党史专家刘良说,他上小学时就学过这篇课文;现在工作中,又经常给游客讲解这篇课文,心中充满着自豪。

是谁,写下这百字经典

那么,是谁写下了这篇百字经典短文,让一代又一代人读之而感动?

杨丽从小生活在红井边,喝着红井水、听着红井的故事成长,她的学校就在红井附近。《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她的爷爷读过,她的父亲读过,她读过;现在,她的学生仍在读。课堂上,常有稚嫩的童声问她: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呀?因为课文没有署名,所以杨丽总是答不出来。几年来,她向老教师、也向有关部门探询过,却一直未能知道答案。

红井已经76岁了,新中国也走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红井所在地沙洲坝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于对人民共和国之“根”的探寻,及对现在美好生活的溯源,杨丽很想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是谁。她说:“我们生长在新时代,感恩新中国。我很想和我的学生一起,邀请作者回红井做客,重温那段令人感动的历史,回忆那些感人的故事,看看沙洲坝的巨大变化,分享祖国富强的喜悦。”

杨丽的这一情结也代表了许许多多瑞金人的心声。瑞金市纪念馆讲解员梁莉说,在给游客讲解时,经常有人提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作者是谁的问题,自己也一直想找到这位作者。

瑞金市党史办主任陈上海说,找到这篇课文的作者,对于了解苏区那段如火如荼的历史有很大帮助,对于展现新中国60年来的深刻变化也有很大的意义。

瑞金人期待着掀起这篇经典课文作者的“红盖头”,期待着他重访红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