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苏州大学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强调“贵在坚持,注重创新”,把暑期社会实践做成了“系统工程”。
四走黔北支教路,暑期实践成“品牌”
“真的很想念凤冈的孩子们,想知道一年里他们取得了哪些进步。”时隔一年,苏州大学医学部06级临床医学专业女生田冀雯和其他7名同学组成的“新长征,彩虹行”团队,又一次踏上了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的土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听闻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又来了,已放假的孩子纷纷赶回学校。据了解,这是苏大医学部的同学们连续第四年来到千里之外的黔北小镇,开展支教和义诊活动。
“一个月的时间做的事有限,但我们想通过支教让更多的人关注这片土地,关注这里贫困的孩子。”支教团在陡峭的山路间完成了对贫困生家庭的家访,回校后建立起了土溪镇贫困学生资料库,并号召苏大学子对口资助贫困学生。从今年1月至今,鞍山完小的33名孩子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结对大学生的资助,目前这项资助总额已经达到1万余元。
作为一所连续17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的高校,苏州大学十分注重对实践活动的长效考评,通过立项资助和评优等方式,鼓励社会实践团队定向长期开展实践服务活动,克服了暑期实践“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继2008年赴绵竹支教服务并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地震灾区优秀团队”以来,苏大今年应当地之需又派出实践团赶赴绵竹。活动策划者、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黄河清表示:“15名团员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我们将尽专业之长,为灾区重建作出自己的贡献。”在绵竹高中,大学生与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畅谈高考经验,帮助灾区学子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赴重灾区汉旺调查灾情,了解对口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援建工作,深入施工一线调研等撰写的调研报告,为灾区援建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受到了苏州援建指挥部的肯定。
此外,苏大学子也对身边的人和事倾注了长久的关怀。他们连续多年对太湖蓝藻、苏州护城河水质进行检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推动污水治理;考虑到小学生暑期教育的真空期,苏大学子多年来坚持和社区联系,以“大手拉小手”等活动方式,帮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长久的坚持换来了良好的口碑,每到暑假,一些社区负责人、家长和孩子就开始盼着大学生的身影。
“聚焦”大学生“村官”,创新才能见效益
在江苏省新一批村官赴任的出发仪式上,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大学生村官工作手册》。这部被称为“村官宝典”的手册由苏大策划并编写,也是目前国内首部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编写出版的工作手册。“村官宝典”也凝聚了苏大学子开展“大学生村官调研”的心血。通过不断创新,连续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激发师生智慧,苏大的暑期实践往往都有“看得见,摸得到”的效益。
7月19日,苏州大学历史专业的徐娜同学收到了江苏省省委书记梁保华的回信,信中梁保华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今年年初,苏大村官调研团在结束对苏北灌南、灌云两县的实地调研后,撰写了题为《推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机制研究》的调研报告,并写信给梁保华书记。省委书记的批示很快就“飞回”学生手中,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对苏大开展大学生村官调研活动作出批示。
从2008年暑假赶赴苏北农村开展大学生村官调研以来,苏大学子先后三次深入灌南等苏北5县,围绕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工作实效、长效机制等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递交组织部门作为改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参考。今年暑假,苏大组建了“百名大学生村官见习岗位体验团”,奔赴苏南和苏北的农村和社区体验村官,见证建国6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感受大学生村官的酸甜苦辣。
注重创新、响应时代呼声,成了苏大今年派出的46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主旋律”,内容涵盖新中国成就观摩、社会热点调研、灾区援建服务、生态环保观察、岗位见习体验、挂职锻炼体验、科技创新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创就业能力而专门举办的两次大型暑期创就业实践岗位招聘会,80多家企业携900多个岗位进场招贤纳才,吸引了4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前来应聘。
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创新开展,苏州大学开展了实践创意征集活动,广泛收集暑期实践金点子;实施了立项资助计划,提供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首次实施了社会实践援助金计划,帮助资金困难的同学完成社会实践;首次成立了“校媒看实践”学生记者团,大力宣传实践成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保证了社会实践的广泛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