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周末:东莞莞城的名片

2009-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黄优秀 李晓军 我有话说
“应试教育让受教育者既不优秀也不幸福。”8月22日,作家、学者周国平在广东东莞市莞城区“文化周末”大讲坛的许多观点引起了听众的共鸣,这样的名家讲坛每周都会出现在莞城。这种讲座不是为了配合某项重大节庆活动而特意准备的,它只是莞城“文化周末”的一次例行讲座。周末去看“文化周末”已成为许多东莞人的文化习惯。

4年来,“文化周末”两次在世界级的比赛中夺冠;马季、李云迪、殷承宗、郑小瑛、戴玉强、盛中国、许鞍华、张丹丹等众多名家先后登上“文化周末”的舞台。这不仅在东莞历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在国内的文化界也不多见。而创造“文化周末”系列工程奇迹的,只是一个最基层的政府――广东省东莞市莞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

“文化周末”晚会持续四年创造广东纪录

莞城街道党委书记王检养谈起“文化周末”晚会的缘起时,像大多数务实的广东人一样,说话非常朴实:“刚开始时不过是一个偶然的尝试,晚会的舞台位于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这里以前一直是开会用的会场。2005年初,莞城街道党委、办事处觉得将这样一个场地闲置起来太可惜了,就尝试着每个周末在此为市民办一台晚会,即‘文化周末’晚会。没想到晚会受到了市民热捧,就一直办下来了。”

“文化周末”晚会开办时,莞城便注册了商标,体现了强烈的产业意识。到了2006年4月15日,也就是“文化周末”晚会1周岁时,文化周末已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知名文化品牌。2007年4月23日,文化周末演艺中心成立,标志着“文化周末”“九个一”系列工程的正式形成,即“一台晚会、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一个少年合唱团、一个培训中心、一百辆大篷车、一个大讲坛、一个演艺中心、一个俱乐部”,通过以统一标识统一名称,通过“赏学并重”培育市民艺术修养,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

作家贾平凹说:“文化周末大讲坛走过这么多期,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文化”。有专家评价说,文化周末,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品种之多,均破了全省纪录,即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目前“演出+讲解”模式的“文化周末”晚会从2005年4月至今开演210期,包含各个表演形式的演出,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次以上,在国内同类演出项目中处于领跑位置。

两次在国际比赛中夺冠

4年来,“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屡获国内外大奖,填补了东莞的空白,在国际艺坛上响亮地打出了东莞的旗号:2006年7月,刚成立不久的“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首次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荣获金牌,这是东莞市业余文艺团队在国际大赛中荣获的最高奖项。2007年7月,在长沙举行的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全国合唱比赛中,“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与全国数十个专业成人团体比拼,最终少年合唱团以得分第一的成绩取得了金钟奖的银奖,成为此次比赛中成绩最好的非专业团队。

今年8月,在山东省烟台市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青少年合唱・独唱音乐周大赛上,合唱团囊括了此次比赛中分量最重的团体总分第一名,合唱组最高奖项――金杯奖的第一名等六大奖项,成为此次比赛的最大赢家。鉴于少年合唱团现场的优秀表现,担任该赛评委的音乐评论家周国安盛情邀请少年合唱团,参加9月26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等部门在北京水立方组织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向祖国献礼之《歌唱祖国》“万人合唱大型歌咏会”的演出。

受名家熏陶市民素质提升

“文化周末”自开办以来,众多名家大腕做客文化周末讲坛。大讲坛从2007年1月至今成功举办18讲,邀请王蒙、贾平凹、阿来、余华、王安忆、舒婷、王小妮、麦家、杨键、徐则臣、张元等国内知名专家做客。大讲坛成为东莞文化研讨发布的高端平台,让东莞市民得到更多健康时尚文化的熏陶。音乐制作人、词作家李广平说,“文化周末”弘扬高雅艺术,就像一座城市的绿洲,这片绿洲可以让浮躁、烦闷的城市病得到医治,在纷纷扰扰的城市中,人们需要像“文化周末”这样的晚会来舒缓心中的压力,让心得到释怀。

莞城街道党委委员张彤飚说,文化周末最大收获是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观众。前来表演的香港现代舞团的团长感慨道,8年前他们来东莞演出时,观众乱走动,小孩闹哄哄,甚至还有手机响,演员对观众很失望,但今年第二次来东莞,发现观众素质大为提高,表演现场十分安静,中场休息时才有人走动,观众热情得让他们谢了3次幕。记者在“文化周末”大讲坛看见,听众很有韧性,两个半小时的演讲,现场坐得满满的,甚至四周的过道都站满了人,听讲中途极少有人离场。

“文化周末”经过4年多的运作,成功地成为莞城的一张文化名片,曾获2006年度“中国十大演出盛事”颁奖典礼中“全年演出项目制作”银奖。文化周末“精品式”的供给,推动着文化发展形态由注重村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变,提升了东莞的城市文化品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