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会议由蒋树声副委员长主持。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向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他说,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出现积极变化;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张平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外需严重萎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难度较大;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强。他还阐述了下半年要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二是努力稳定对外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三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四是下更大力气推进结构调整;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培育新兴产业;六是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七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八是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
受国务院委托,张平还向会议报告了国务院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展情况。他说,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和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需求结构进一步调整;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自主创新建设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继续显现。
他还报告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比较效益偏低;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科技进步方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已成为影响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在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方面,能源消耗偏高、污染物排放较多。在需求结构方面,消费率偏低,民间投资的环境还需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二是继续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三是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中心环节;四是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五是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作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气候变化事关我国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历史机遇。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议案的基础上,经进一步研究论证,认真听取和吸收有关方面意见,提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草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汪光焘作了决议草案的说明,重点介绍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和作出相关决议的必要性、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要求、关于决议草案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畜牧法于2006年7月实施以来,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今年5月至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该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龙向会议报告了这次执法检查情况。他说,三年多来,各级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以畜牧法为法律保障,抓住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畜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表现在:畜牧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任务艰巨,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等。他在报告中提出以下建议:建立支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疫病防控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加快配套法规制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出席会议。国务委员梁光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等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