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厦门市教育局设立了局长接待日,一群特殊的“客人”早早就过来,翘首等待着。记者日前在厦门市教育局看到,这里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据了解,为更好地服务群众,为更直接、更方便地回答市民关于教育方面的咨询,解决有关问题,厦门教育局设立了局长接待日。接待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轮值,有关
“教育局长来了”,一双双眼睛流露着信任与期待。
离原先预定的时间还早,赖菡局长提前来了。他来到来访的群众中间,与他们交谈起来。
第一个“抢占先机”与局长“对话”的是曾老先生。曾老先生讲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将来孙女能在家附近的小学就读。赖菡把老先生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对他说,我们会和区教育一同下去了解情况,十天内我们会给你反馈。
头发花白的李先生一坐下来,就对局长说:“你等会说话要大声一点,我的耳朵不太好使。”老先生反映的是教龄问题,他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讲起,一走讲到他现在的情况,之后还递上了好几页材料。每次交谈,赖菡都要贴到老人的耳朵边细细地说。他仔细翻看了材料,并在上面做了批示:“请人事处向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尽快解决。”他将材料交给一旁的工作人员,要求督促尽快落实。
记者发现,李先生与赖菡交谈了近半个小时。
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及建议,赖菡总是耐心地倾听和回复。沈女士反映的问题是厦门幼儿园收费是不是也可以跟上海一样,一个月交一次。沈女士说:“本来这个问题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反映,但赖局长一句‘大胆说’给了我信心。”
两个小时内,赖菡共接待了30名市民来访。他们反映的多半是中小学教师招聘条件、教师工资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也有许多市民是为“建言献策”而来。赖菡一边听,一边记,并不时叫来共同值班的基教处、人事处、办公室、考试中心的负责人一起商讨。他诚恳地说:“我们倾听群众诉求,要努力改进工作。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有望解决的要争取解决,有困难的要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能解决的要解释理由。办理时间,五到十天之内。”
赖菡表示,群众的声音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通过接待日这项制度,不仅可以让局领导亲自抓督办,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使教育局更全面更细致掌握全市教育各个方面的情况,对今后制定工作措施调整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据介绍,此前,厦门市教育局曾以“科学发展,服务群众”为主题,在公共场所开展教育咨询。赖菡带领全体局领导、机关有关处室人员,以及本市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面向广大市民举办“政策咨询”、“学科专家咨询”和“听取投诉意见”等活动,公开解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今后厦门市教育局还将进行调研,进一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以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得更到位、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