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银行业变革的见证人,陈立与银行有着不解之缘。
1940年,18岁的陈立在老家江苏南通参加新四军后不久,就从苏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部调到当时的解放区江淮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后,陈
回忆新中国60年银行业走过的路,已经87岁高龄的陈立最深的体会还是对银行体制变革道路的艰难探索。
“我所经历的这60年,新中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最大变化。在1978年之前的30年,是大统一的金融体制。”陈老回忆说,1949年到1952年,自下而上建立人民银行的工作在全国展开。1952年,统一的银行会计制度颁布,为稳定当时的金融起了及时作用。“为了统一货币,当时的央行通过固定比例、混合流通和逐步收回等措施,逐步收回原来发放的货币。”陈老说,推行这些措施很顺利,百姓未受任何损失。
1949年到1950年仅一年间,全国出现了4次较大的物价波动。“当时,哄抬物价、投机倒把现象严重,市场上的高利贷利息甚至达到了200%。”陈老至今还记得,在1950年的上海,有一次,在投机的助长下,银圆10天就涨了2倍。上海市政府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稳定了金融秩序。
“现在来看,从1952年到1977年前后,我国实际上只有一家银行,实行统筹统支。”陈老说,那时的存款、贷款都交给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由农村信用社负责。那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角色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改革开放后,建立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把过去央行的储蓄、信贷业务收归门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开始了千里之行。
陈老最感叹的是,今天各种专业银行、各种类型银行遍地开花,既方便了企业融资,也方便了百姓生活,“银行的业务越来越多样,过去银行被叫做‘存放汇’,如今,住房、汽车、消费、理财等,全都可通过银行实现。更重要的是,银行软硬件都有了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