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雪域珍宝延年益寿

2009-08-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8月23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庆典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历时7年、总投资3.8亿元,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座著名的西藏古建筑重放异彩。

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也是一次顺应民意的工程;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保护,更是一个传承文明的见证。

恪守:尊重历史与旧

貌新颜同行的理念

“布达拉宫还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布达拉宫,它的外形、内设没有任何变化。”从小在拉萨长大的藏族老人朗杰说。虽然他通过电视了解到了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工程已经正式竣工,但是这位老人“固执”地认为布达拉宫没有“变”。

从2002年6月开工之日起,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就始终遵循着“不改变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坚持以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为主要技术衡量标准。7年间,为了让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遗充分保持其原有藏式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同时又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隐患和险情,上至决策者、专家学者,下至每一个工人,都恪尽职守。

由于藏式建筑比较独特,藏式建筑的修砌方法与内地的建筑有所不同。为保持古迹的原风貌,工程大量采用了藏式传统建筑工艺。正是由于打牮拨正、偷梁换柱、抽砌等藏族传统建筑工艺的广泛使用,避免了落架大修。没有大面积的拆卸,对历史信息破坏就少,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文物保护中“最少扰动”的目标。说到这些,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尼玛次仁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布达拉宫雪城的维修和拆除违章建筑、全面整治环境,不仅牵动了国内各界的心,而且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由于雪城在“文革”期间乱搭乱建严重,原有历史风貌受到极大破坏。为了慎重起见,领导小组邀请了当地著名的史学家、学者、古建专家考证了雪城的历史,并从布达拉宫内的壁画中分别发现了八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不同的雪城风貌全景图。工程以这些作为参考依据,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雪城保护和环境整治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经过努力,基本恢复了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1933年)布达拉宫雪城的风貌。

“7年的维修工作,不仅排除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文物古建筑存在的大量险情,而且在维修过程中也没有损坏和丢失一件文物,没有出现一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尼玛次仁欣慰地说。

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实例

工程技术人员在完全尊重历史原貌的原则下,也十分注重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维修,可谓工程中难度之最。五世灵塔殿是布达拉宫内最神圣、文物价值最高的殿堂之一。它体量大,且结构梁架弯曲、变形、拔榫的情况严重,险情四伏,一旦坍塌损失无可估量。工程领导小组邀请藏族知名古建专家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取得共识后,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办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基础上,增加一道新梁与原有旧梁复合作为承重梁,提高承载能力,新梁与旧梁采用高强度玻璃纤维进行加固处理。施工时,组织当地富有经验的古建筑能工巧匠携手拆装,维修质量得到了保证,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阿嘎土”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它是将碎石泥土和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而成的。用这种方法做好的地面或是屋面看上去像是大理石的效果,平整光滑、结实耐磨。然而,它的防水抗渗能力差。在布达拉宫的屋面上,经过历代修缮,层层叠压的阿嘎土尽管最厚处达到80多厘米,却依然出现漏雨情况。雨水对木质的建筑构件、精美的壁画都构成极大威胁。工程中,既要解决土层防水性差的问题,又要减轻厚重的土层对梁柱形成的压力。

科研人员通过对传统阿嘎土进行改良,提高了抗压强度、抗冻融性能及防水性能,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复合防水体系。施工时,先将屋面上原有的阿嘎土全部去除,再铺一道柔性防水层,然后再夯打上改良过的阿嘎土。如此一来,阿嘎土的性能大大提高,寿命也大大延长了。

尼玛次仁说:“三大文物维修工程运用的现代科技手段经过实践和不断完善,必将促进西藏古建筑维修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

记录:遗产保护与惠及民众相统一的写照

这次对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是迄今国家在西藏进行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其涉及面之广,技术要求之高,工作难度之大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史上从未有过的。

说到难度,尼玛次仁提起了施工中的一些细节。藏式建筑中的地垄,类似于汉式建筑中的地下室,但它还有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承重。也就是说,地垄一旦出现闪失,整个建筑就可能坍塌或陷落。因此,地垄的加固是本次工程的重点。

要查看地垄的情况,就首先要将地垄中历史遗留的大量垃圾清除出来。那里面的尘土多得惊人,工人们需要带好几层口罩方敢进入,但仍无法彻底挡住灰尘,不少人出现了气管、鼻腔方面的病症。

布达拉宫有个地垄,18米深,直径很小,简直就是一个四层楼深的井,两个工人站里面只能脸贴脸。在那里清理堆积百年的垃圾,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施工人员并未因此就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清理垃圾后才有可能发现险情、隐患。在他们的努力下,仅布达拉宫就新发现地垄95处801道,险情隐患也都一一暴露出来,并最终得以解决。

尽管工程很苦、很难,但由于施工中大量使用的传统工艺是藏族工人十分熟悉的,所以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参与能力也很强。据尼玛次仁介绍,在工程实施的7年时间里,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绝大部分为藏族本土的能工巧匠和当地农牧民群众,为保留藏民族传统的建筑技艺、增加当地农牧民群众收入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工程中,参与的农牧民累计达18.9万人次,创收2800多万元。

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这几年的大型维修,西藏也培养、锻炼出一批古建筑维修方面的优秀人才,掌握更多的维修新理念与技术。尼玛次仁介绍说,工程中吸纳了一批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参与,进行重点培养,目前他们已初步具备壁画修复等技能。在工程实施前,西藏只有一家企业具备古建维修的国家资质,7年来,具有这种国家资质的古建专业队伍已发展为6家。

见证:传承文化与经济发展并重的决心

布达拉宫是藏族建筑艺术与民族文化光辉结晶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罗布林卡是全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融合了藏汉以及其他民族特色的园林建筑艺术的杰作。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发祥地和祖寺,寺内保存的历史文物众多,是西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三大重点文物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然而,经过几百年的岁月风尘,经历了大自然的摧残和自身老化,三大重点文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保护、抢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2年6月26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工程所需的3.8亿元全部由国家投入,这在西藏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成为我国政府在西藏实施的一项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性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

历时7年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虽然竣工了,但西藏地区更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工程的序幕却刚刚拉开。8月24日,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又正式开工,国家将投入5.7亿元,用于保护维修西藏的22个文物保护单位。

像年老的人一样,西藏许多古建筑由于岁月的侵蚀大都多少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治好一个可能又有新的出现,因此许多建筑的维修需要长年坚持,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仅靠寺庙僧侣信众筹措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随着西藏地方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也逐年增加。据西藏文物局副局长刘世忠介绍,从2006年以来,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文物保护的资金都超过千万元。

而更主要的资金是来自国家。资料显示,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将西藏文物保护项目作为国家加快西藏发展的重大项目予以实施,已累计安排资金近14亿元,对西藏的文物进行维修保护。仅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就投入资金3亿多元。

正如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所说,近年来,国家对西藏的文物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保护和维修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这是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生动体现和光辉实例。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竣工,这是维修后的罗布林卡内一角。

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