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举办的“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专家论坛上,多位医学专家表示,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对全身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成为一些全身疾病的重要病因。论坛由卫生部疾控局与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联合举办。
中华口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表示,鉴于目前研究显示,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而且二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精神紧张、不健康生活方式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说,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口腔感染、不良口腔卫生和牙周炎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口腔卫生的改善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2005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组乳牙、12岁组恒牙、35―44岁组、65―74岁组的龋齿患病率分别为66.0%、28.9%、88.1%、98.4%,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分别只有14.5%和14.1%。口腔疾病不仅引起牙痛、咀嚼功能下降,发音不清,影响面部美观,对人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其致病菌还可以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肺炎和关节疾病及并发症,造成孕妇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婴儿等,成为许多全身系统性疾病的重要诱因。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并列为世界范围内应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在 2007 年5 月第60 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强调将促进和预防口腔疾病规划纳入慢性病综合预防和治疗规划。
口腔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是反映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目前,我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依然很高,群众口腔防治知识缺乏。卫生部疾控局局长齐小秋介绍,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以窝沟封闭为主要内容的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已经被卫生部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并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