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31日报载,刚刚落成的北京顺义花博会主展馆“钢管构架堪比‘鸟巢’”。乍一看,仿佛又是后奥运时代“泛鸟巢化”的跟风作品,认真阅读报道后发现,该建筑钢管结构可以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灌溉花卉,展馆可拆可合可移动,确实深契环保和科学的主题。在为数众多的“媲美‘鸟巢’”、“比肩‘鸟巢’”的在建场馆中,花博会
仿生设计、内无支撑、曲线型钢管结构、容器状外形――这是“鸟巢”。虽然全钢结构早就成为大跨度、广空间的大型场馆建设的首选,但这个建筑理念在中国民众中的普及却是由“鸟巢”完成的。和其他奥运标志物一样,“鸟巢”带来了一阵风潮,若干在奥运之后破土的运动场、展览馆、地标建筑都有意无意地在设计上“借鉴”它,在宣传上与它“攀亲”,仿制的现象时有出现。如果“鸟巢”是一个现代场馆的标杆,后起建筑到底要和它媲美什么?
首先,要在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上“媲美”。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认识误区:“鸟巢”是大手笔,建成同类建筑很给城市“长面子”。殊不知与“鸟巢”比投资、竞奢华恰恰违背了这座标杆建筑的价值取向。全钢结构适合支撑大跨度场地、方便进行局部调整,但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都不可小觑。因而,节省钢材用量、减少受损几率是这类建筑设计面临的共同课题。如果后起场馆不能在这方面下更大力气、做更多探索,那不能算是向“鸟巢”致敬,只能算跟着“鸟巢”起哄。
其次,要在环保和节能上“媲美”。某地某场馆“单项技术领先‘鸟巢’”、“施工难度甚于‘鸟巢’”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技术领先、难度更大的目的或效果却少有提及。要么更加节省成本和能源,要么更加契合环保和可持续的原则,两者至少居其一,技术领先才有意义。在这方面,可以看看花博会的例子,钢管结构除了发挥一般性的稳定功用外,还负责收集雨水、循环用水,用得恰到好处。“有的放矢”地使用钢结构,才能丰富建筑自身的价值。
再次,要在场馆的持续使用能力上“媲美”。建筑不是单个艺术品,它的美要体现在城市整体风貌中。场馆建设若能与城区改造相结合、若能成为城市开发的助力,无疑是一件双赢的美事。同样,建筑也不是方便筷和一次性饭盒,为一次重大活动而建设的场馆尤其要慎重考虑其长久功用,选址、规划和设计都要自觉服从持续使用的要求。后奥运时代,“鸟巢”在相关问题上的优势和尴尬,可作为在建场馆的镜鉴。
“鸟巢”的成功之处,是达到了建筑功用与美学的统一。在经历了2008年的中国公众眼里,它甚至已经超出了“物”的范畴,而成为一杆精神觇标。因此仅仿制一个全钢结构、一个容器性外观,无法得其精髓,实不足道。在建筑精神上与“鸟巢”媲美,大概是所有设计者都应考虑的更深层问题。不过,涉及到人文性,那就功夫在诗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