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昆仑精神昭日月

2009-09-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会林 我有话说

观看29集军旅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非常感动。从这部抒写献身边关的两代军人的剧作中,心神获得了一番纯净地洗礼,灵魂得到了一次激越地升华。仔细想来,它给予我的审美感受就是说来平常却不易做到的八个字:故事动人,精神感人;其中又可分解为两个层面:故事与精神。

在故事层面上,剧作独具匠心的构思与叙事

,保证了动人心扉的艺术魅力。主创者选取了两个与“喀喇昆仑”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的战友家庭为切入点,描写了从父一辈到子一代,矢志不渝坚守祖国边陲,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系列故事;又选取了四个共同成长的年轻人,描绘了他们从友情到爱情,从选择不同人生价值观到选择走向不同道路的曲折故事;同时,配合以雪域高原的壮美风光、少数民族与汉族亲如兄弟不可分离的生死情谊……其中特别是独有的细节渲染,为作品增添了很大的艺术张力。比如围绕袁鹰珍爱的花发卡的风波;老班长深情送给袁鹰的西红柿的故事;桂红云对失去的女儿袁鹰再三的疑惑试探;袁鹰、丁浩天和吕强为栽种蒜苗而发生的爱恨情仇……通过丰富的情节、绵密的细节,鲜活的人物,让观者受到了独特的艺术感染而被深深打动。

在精神层面上,剧作独树一帜地高扬了“昆仑精神昭日月”的感人情怀。从剧作开始到全剧终结,前后经历20载风雨路程中,始终贯穿着人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信念的真诚坚守。从袁鹰坚决报名参军时用毛主席语录为自己纯真的志向作证,到扒上运煤火车追到喀喇昆仑,实现自己神圣的目标,最后,为了救助牧民牺牲在风雪弥漫的昆仑山口;从韦铁为解放祖国边陲险些牺牲,到就此把一生奉献于喀喇昆仑而无怨无悔。剧中,从新兵到老兵,从战士到干部,从兵营到家庭,每一个人物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绝不只是几个重要的角色;而是大大小小为了祖国和人民默默奉献的官兵群体的代表。他们各具光彩,整体构成了可以刺破青天,让昆仑回响,“万里边疆,扶摇羊角,看风云激荡”的雄鹰群像。坚守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哨卡的昆仑卫士,就像多次出现在剧中的翱翔蓝天的雄鹰;而雄鹰也正是“缺氧不缺精神”的圣女峰哨卡和在昆仑山区为国戍边的所有官兵的象征!

值得关注的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是对比,便于灵活鲜明,反正相生,有力地深化主题。该剧就运用浓墨重彩描写了四个同学里的一个异类――吕强,他出于私心,当了“逃兵”,走向了背叛爱情、背叛友情、背叛军队的歧路。这一设计,不仅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还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不仅使作品更为多元和丰富;而且寄寓着深刻的思想反思与精神启示。我以为,这样真实的表达一样难能可贵!

看罢全剧,回味独具雪域高原特色的片尾曲:有抱负、有理想,有飞翔渴望的年轻军人,把第一次的爱情、汗水和泪水,泼洒在那遥远的地方!蓦然回首的泪光中,青春的旗帜,在岁月中飘扬。假如青春可以重来,多想回到那逝去的时光!这是今天青年的励志,也是昨天青年的励志,同样,可以是明天青年的励志!这正是剧作让我们奋发,让我们追求,给予我们非同寻常的大感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