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按照规定,点击一个手机内置菜单中需要付费的业务,程序应该提醒,此业务是付费业务,并且扣费的短信提醒应该发送给用户的。但是,由于山寨机里面软件的设计,他把付费提醒过滤掉了,等于控制了你的短信信箱,这样就收不到任何提示,不知不觉中就被扣费了。有些二次确认的短信也被过滤掉了。这种软件其实已经是一种“黑客软件”,目前发展到更隐蔽的状态,这个软件可以被软件设计者控制,有时可以让这个软件不乱扣费,这样遇到检查时,这个软件会调整到不违法的状态,等检查过去了,这个软件又成为扣费的工具。
一位农民朋友曾经说,他的手机绝对不让他的孩子动的,他的孩子只要一动他的手机,他当月的费用就高了。我问他,知道这种情况后,还会不会买这种山寨机,他的回答是还会买,因为价格确实便宜,功能确实多,但他会严禁他的孩子去碰那些内置菜单。
其实只要查一下账单就可以发现这些乱扣费问题,账单里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你被以什么业务名义扣了多少钱。但为什么还是很少被人发现呢?主要是因为目前很多山寨机的用户没有这个意识,很少有人去查账单明细。
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从三个角度采取措施。第一,对所有单项消费进行二次确认。运营商在单次消费的增值业务中,有些还采取不需要二次确认的,这就是很大的漏洞。如果把所有增值的业务全部限制为二次确认,这样的话这个漏洞会小一些。当然,有的运营商为了收入,为了让整个行业的业务收入、利润来源更加丰富,他就选择性地让某几个业务有二次确认,但是大量的业务都没有二次确认。
第二,支付宝的收费是允许消费者无条件退款的,这个机制非常好。在网上交易,大家不见面交易的时候,应该强制这种机制。如果发现欺骗,如果发现问题,用户可以随时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消费者的话费支付环节没有这种机制,现在到了该修改这个规定的时候了,支付宝能做到,为什么运营商的话费代收费做不到呢?从技术上来说,这对于运营商并不难。关键是支付宝在机制设计过程中,把自己与消费者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而运营商却和增值服务商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第三,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每月增值服务商可以骗到1000万元,这是很大的数目,社会危害很大,建议政府从刑事的角度去考虑制约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