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外的北京四环路,永远车流不息,喧嚣热闹;小楼却从未被喧嚣打扰,永远保持一份难得的宁静、平和。
这是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角的一栋科研楼。楼里,静谧的气氛让人很难联想到它的研究项目――航空发动机。科研人员在计算机间穿梭折返的脚步忙碌、沉稳,恰似永不停歇的“永动机”,而引领这台永动机运转的
陈懋章是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长期从事叶轮机械气动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79年4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学者,陈懋章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从此与人类伟大的飞翔梦想结下不解之缘。多年之后,他与他的研究团队以一个个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助推这一梦想。
那是1999年,陈懋章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飞机发动机扩稳装置为某型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作出重大贡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陈懋章清晰地记得那段时光:我国改型设计的一种发动机,在试飞时发生发动机空中熄火、停车等故障。检查发现,问题出在被奉为经典的前苏联生产的原型扩稳装置上。从没有人怀疑的“经典”被陈懋章发现了问题,他构思了一种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经过各种地面和高空台试验,试飞几十个起落,证明故障被有效消除了。“从发现问题到构思出新的原理和结构,只在一夜之间”,陈懋章说,把梦想变成现实,真的令人心旷神怡!
1981年回国至今的20多年来,陈懋章先后负责过7个大项目,难度和风险都很大。其中6项得到了很好的试验结果,几乎都是一次成功。他主持的一种先进的压气机实验装置和测试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叶轮机三维流理论与应用以及粘流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成果,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他指导并参加的某型跨音压气机改型设计,敢于闯入科学研究的“禁区”,涉足成熟机型的改进。凭借他几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和积累的技术实力,陈懋章突破了相应关键技术,提高了发动机工作效率,增加了推力,降低了油耗。1999年陈懋章当选工程院院士后,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大小叶片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现又开展了另一重大创新项目的研究,该研究团队成为2004年获教育部首批批准的“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优秀创新团队。
与他那些年轻的学生们一样,年逾古稀的陈懋章依然每天奔忙于教学、科研第一线,与飞机打了数十年交道,我国航空发动机相对落后的现实让他难以放下痴迷一生的飞翔梦。
虽已功成名就,但陈懋章始终与他的团队坚守着“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不仅工作态度是这样,科研内容也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验证一直进行到型号应用。他关注学生们研究课题的细微之处,他还时常亲自动手操纵几台计算机的运算,忙了这台忙那台,有人开玩笑说他像纱厂里的挡车工。他则以一份豁达总结自己,“我不是百米冲刺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急上急下的跳高者,而是持之以恒的长跑者”。回顾过去,令陈懋章感到欣慰的是,“我诚实而辛勤地劳动着,不停顿地思考着,向更高的目标追求着,使我得以对人民做出了一些有用的事”。但他说,作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家,至今未能根本改变其技术落后的局面,我是有愧的。他很喜欢一位伟大先哲的话:有幸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陈懋章说,我将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