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其所属的巴尔干地区,甚至比欧盟不少国家都要好得多。然而克罗地亚最近进行的一项关于公民对于财富满意度的民意问卷中,超过大半数的克罗地亚人认为自己属于穷人阶层,并且收入无法满足日常需求。
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所做的2008年全球排名,克罗地亚的人均GDP排在全球第45位,达
最新的全球物价水平指数统计显示,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市的物价水平在全球排名75位,物价仅相当于世界各国首都平均物价的71.8%,并且低于本国人均GDP的世界排名。这表明,克罗地亚的物价非但不是“高得离谱”,恰恰还稍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克罗地亚经济部统计,在克罗地亚月均收入低于300欧元即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低收入阶层,只占总人口的17%。而这次民意调查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其收入无法负担目前的生活需求。
对于克罗地亚人的普遍贫穷感,一些社会学家和媒体纷纷发表看法。当地《晨报》表示,随着克罗地亚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少投入,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使得公民不注意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现在百姓感觉以前勤勉工作挣取工资的生活方式已经不为人所倡导,而靠小聪明在各种地方获取非法额外收入的做法形成了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对生活的不满意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虽然实际上克罗地亚人的收入并不低,但不满足于正常收入的思想常常影响人的心情,进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穷人,需要更多渠道增加收入。
还有经济学家表示,由于克罗地亚是一个旅游国家,游客绝大多数来自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游客消费的水平非常高。每年克罗地亚有大约5个月的时间欧洲游客大量涌入,克罗地亚人总感觉周围有很多有钱人,这样形成的比较效应就让本国人觉得自己很穷。
一些社会学家建议,政府应该主导社会进行反思。政府需要引领公民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得到和谐发展。一方面要教育公民尊崇合法勤劳致富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要号召百姓不要满足于旅游业热门岗位的需求。招待员、清洁工这些岗位虽然收入不是最高,但由于不用太多文化背景或知识积累,却是克罗地亚最热门的工作。专家建议政府主导的教育体系应该激发公民学习新技术、新科技的兴趣,让更多的克罗地亚人有能力从事高附加值的工作。这样,人民的收入水平能继续上升,自然就不会觉得自己穷了。
(本报萨格勒布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