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理想平台

2009-09-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张瑾 我有话说

这里像生产企业,车、钳、铣、刨样样俱全,包括各种数控设备;这里像科研单位,博士、硕士随处可见,包括教授、高级工程师……

在合肥工大,工业培训中心是一个“特殊”单位――各个学院、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都要在这里接受不同程度的工程实践,这里成为大学生们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理想平台

提升综合能力的“起点”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实质上就是综合能力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实践能力竞争。

“全校66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工程训练,无论是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合肥工大工培中心主任朱华炳教授介绍,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各种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达到了25-35%,工培中心成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起点”。

在合肥工大,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电子实习、电工基础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培中心打破原来实践教学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工科为主、兼顾理、文、管等学科,从各时期实践教学环节中确定合理的递进式关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建立起“大工程”整体理念。学生一年级要开始进行工程基础认知和初级工程训练,二年级进行中、高级工程训练和电子实习、计算机拆装,三年级进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各种技能培训,四年级利用中心各类设备资源,进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贯穿于学习全过程。

“这是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数控机床是这样工作的……”在工培中心,第一次参加工程训练的本科生都要接受工程认知教育,跟机械、汽车、生物、材料、电气、电子信息等众多学科工程设备、实物“见面”。按照“由浅入深,由认识到入门,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工培中心采取了针对性很强的多层次、模块化教学,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培训目标的需求。从基础实践知识培养教育,到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育,再到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层次,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

能够动手只是综合能力的初级阶段,而在发掘每个大学生的创新的潜质和潜力,则是工程训练的根本目标。

为了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工培中心把基础训练与创新训练、操作训练与思维训练、课内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促进由单一技能培养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的方向转变、由传统加工技能训练逐步向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转变、由单机训练向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的综合性训练方向转变。在每个训练项目里,都增加创新模块,学生在完成每个公共训练平台项目后,都有2~3个单元的创新过程,通过指导教师现场的循循善诱,打开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再通过自己创意设计各类机械小零件、电子小产品且自行制作完成,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综合与创新训练过程中,工培中心分阶段、分步骤构建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创新、毕业设计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创新活动体现在每个训练项目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类综合创新训练与创新制作竞赛。近两年的毕业设计,同学们开发、设计制作的礼仪机器人、爬楼梯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今年暑假,工培中心没放过一天假,依然和往常一样机声隆隆。准备选拔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20多名同学正和师傅们紧张地调试着作品……在综合创新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预约,全时段开放教学模式,每年创新制作竞赛都有几十组参赛作品,多数团队是由工、理、管、文等学科学生混合组成,充分体现跨学科门类综合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达到竞赛自主创新人才培养预期目的。至2009年度,中心已举办五届综合创新制作大赛,综合创新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

言传身教的育人“课堂”

2005级本科生刘亚娟,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这位图纸画得特别好的女生能够顺利升学,与工培中心有着密切关系――2007年创新机器人制作大赛过程中,由于对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非常矛盾,刘亚娟情绪波动很大。工培中心师傅们发现后,像对待自己孩子帮助她分析利弊,使她稳定情绪并在比赛中获奖,也帮助她完成了人生道路的一次抉择。

“到工培中心不仅学本事,而且学做人。”在工程训练日志上,不同届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不约而同写下这样的文字。工培中心的教师和师傅们,不仅用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帮助同学们实现了他们的构思和设计,还注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规范习惯。有的学生不愿和父母说的话,愿意和他们说,和老师不好意思诉说的真实想法,也愿意和师傅们聊聊。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育人课堂。为了培养精细、严谨的工程素质,工培中心在管理上,采用ISO9001标准的管理思想、原则和方法,编制了控制教学质量的《质量手册》,明确教学活动由谁做、谁查,过程怎样记录,如何分析、评价和持续改进等,不仅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管理始终在规范、优化、高效的状态下运行,而且为学生营造了管理育人的生动氛围。

《工程训练》成为精品课程,工程训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创新和环境建设》分获教学成果奖励……合肥工大工培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努力,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暨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选拔赛入选十大特色机器人,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各种技能竞赛屡获大奖,合肥工大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真实的检验。

“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理想平台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朱华炳教授告诉记者,做为学校最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工培中心将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构建新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