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这里是一片原野,如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十七年前,这里的学校以村办和代课教师为主力军、校舍陈旧,如今拥有了省级四星级高中、外国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百分百达到了省定标准,优质教育资源遍布全区。
苏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局长顾彩亚告诉记者:“高新区把教育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来抓。区工委、管
“开发推进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
1992年,伴随着苏州市委“居民导向新区”的号角,苏州高新区正式起步。“开发建设到哪里,道路修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顾彩亚说:“即使在开发区土地十分紧张的时候,高新区仍然刚性规定,在区域规划中必须留足土地,按教育现代化要求配置学校。”
顾彩亚向记者介绍,开发区建设的前十年,20余所薄弱学校被相继撤并,全区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设施均达到或超过了省级标准。然而,2002年区划调整,高新区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到258平方公里,教育资源在数量和规模上瞬间扩张。“新的区域里,很多都是上世纪70年代建起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整体水平较为薄弱。”
针对现状,高新区提出了“做精做强狮山片、做优做亮浒通片、做实做好湖滨片”的清晰思路。5年来,投入近20亿元,20多所崭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十五”期间,苏州高新区教育总投入达25亿元。如今,走在高新区,看到最美、最有特色的建筑,那一定是学校。
“政府搭好台,学校唱大戏”
这是高新区师资队伍现状的一组数据:来自苏州以外的教师占25%,45周岁以下的占九成;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所占比例均达9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14%。
顾彩亚认为,高新区师资“从弱到强”的迅速提升,得益于高新区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在教育层面也得到了运用。
高新区坚持“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的原则,面向全国招聘教师,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投身于这片热土。
高新区每所学校都制订了师资发展规划、培养计划及举措。广泛实施“三培三门三扶”工程,推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局长带着校长“走出去学习,关起门找差距”,促使教育工作者加强业务水平和自身素养。建立了校级领导竞聘上岗制、优秀骨干教师薄弱学校挂职支教制、区学科教研员薄弱学校蹲点帮教制等,促进区域师资水平整体提升。
严要求,宽待遇。高新区不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教师收入待遇在苏州市处于领先水平。近两年,全区各级各类奖教金达千万元。
“教育优质化,群众得实惠”
2006年,一支由“农家娃”组成的东渚实验小学代表队,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第27届国际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战胜各国选手,一举夺得冠军。
这样的例子,在苏州高新区不胜枚举。奔着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高新区秉持“软硬兼施,城乡一体”的原则。全区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百分百达到了省定标准,绝大多数远超“省标”。
顾彩亚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唱主角的是学校的特色和内涵建设。”
根据三个片区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点,高新区把培育“一校一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区实小的民乐、东渚实小的苏绣、区一中的机器人、区二中的排球、苏外的双语、文昌中学的航模、吴县中学的海模……校与校之间,还因“品类相近”自然结链。在已形成的科技、环保、自然生态、民间工艺等四大类九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全区逐步展现出了科技、双语、生态、体育、民间工艺、少儿书画等六大教育特色链。
如今,每个小区的孩子,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平均为3至5分钟。原先农村生源外流、城区择校现象较普遍,现在家长都选择了就近入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公平,在苏州高新区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