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段永远的伟大传奇

2009-09-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巫山高 我有话说

在写出厚重的《朝鲜战争》、《长征》之后,作家王树增把解放战争这一距离现在最近的、发生于中国本土的、规模最大的战争,辉煌地呈现在《解放战争》一书中。已经出版的《解放战争》(上),生动、深度、全景地再现了1945 年8 月到1948 年9 月,三大战役开始之前的近三年时间中,国共双方军队之间的变幻不定的战

争局面和置身于这一场战争中的各色历史人物的丰富生命情态,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最为详尽的关于这场战争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六十年人世代谢,曾经的历史纠葛渐渐淡化。国内外许多关于解放战争的尘封的历史文献档案也不断公诸于世。在这个背景下,王树增首先让读者惊异和期待的,是他重构战争精确性的努力。在宏观上,《解放战争》(上)对西北、东北、华北、山东等几大国共军队作战区内的战争局面,和各大战区之间不断变幻的关联作了全景式的再现;微观上,作品力图将这三年间发生的每一场重要战役描写清楚,作者对每一场战争的指挥官、部队序列、番号甚至作战历史,都尽可作出客观而有意味的交待,对交战双方的兵法布阵、博弈应变、武器和士气、战场的地理环境……等都有详尽清晰的描绘。对这场战争的精确性纪实,建立在作者对大量书面和口述历史材料的占有和消化的基础上。作者对其中那些与我们隐蔽相连的精神命脉的追寻,不但呈现了战争本身超越时间的传奇性,更凸显这个国家在今昔之变中的精神得失,这无疑是追求这种精确性的别一种意义所在。

与上述战争精确性书写水乳交融的,是作者对战争中人的丰富情态的呈现。在描写共产党军队一方时,王树增一方面以含蓄精练的笔墨勾勒出从毛泽东到各大战区、各纵队师团指挥将领在这场漫长的大决战中显示出的极致生命情态,他们的军事才能、性格几乎与每一场战役胜负的特点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王树增尤其泼墨大写特写的,是每一场战役中普通士兵的英勇和普通百姓对于共产党军队的全力支援,作者每每为共产党队伍背后庞大的群众人数惊讶不已:从黑发的少年到白发的母亲……都加入到支援的庞大队伍中。一个民主、自由、富裕的国家理想,将挣扎于水深火热中的普通百姓卷入了这场巨大的战争中,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力量。对于国民党军队一方,王树增将笔触集中在诸多将领身上:蒋介石、胡宗南、张灵甫、白崇禧、陈诚、阎锡山、卫立煌、杜聿明、傅作义、郑洞国、戴之奇……在直接描写国共对垒之余,作者常常将许多国民党著名将领自北伐以来的战绩娓娓道来,不时穿插进来的细节带来了戏剧性,也折射出这些人物个体的悲剧性:他们曾是民族危亡时刻的英雄豪杰,在解放战争中却成了败军之将或阶下囚。作者也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孙殿英、郝鹏举这样的战争投机者,他们无原则的贪婪和不断的投降叛变,代表了战争处境下的另一种人性极端。

此外,作者亦着力捕捉了许多历史偶然性造成的戏剧性谜团:解放战争爆发前,党中央曾经想要迁到江苏淮阴,为何毛泽东选择这个地方?1946年国共谈判中,蒋介石欲分配毛泽东当新疆地区主席时,毛泽东反应如何?国民党名将张灵甫是被谁枪杀的?可爱的马歇尔先生以为,在中国跑一圈,跟各路英雄聊聊天,就可以顺利在中国搞一个完美的政体,结局如何?胡宗南为什么在延安建立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阎锡山研究马列主义有什么心得?国民党高层内部“潜伏”了多少共产党员?……这些趣事和谜团,象征着历史最不可接近、难以琢磨的部分。它们注定要长久地在人间被流传演绎,并不断解构各种历史阐释学的自信,让解放战争的各种故事像特洛伊战争那样被永久传颂。王树增的《解放战争》,显然是这一没有终点的传颂的一个重要环节。刻骨铭心的战争导致的政治、经济影响可能会烟消云散,但围绕它们的故事和集体记忆构成的,必然是一个将穿越各种时代偏见而不断演绎的伟大传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