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塑造民族之魂。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李大钊、“狼牙山五壮士”、时传祥等当选为“双百”人物。
1927年4月28日,绞刑架下,李大钊发表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今天,这些“红花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生生不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这种精神也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传祥这次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传祥的儿子时纯利和家人感到了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精神的大写意。无论是黄继光精神、上甘岭精神,还是中国女排精神、北京奥运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
“活着就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是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精神的大写意。无论是雷锋精神、邓稼先精神,还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都是激励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坚实思想基础。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精神的大写意,无论是铁人精神、大寨精神,还是红旗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都是激励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
“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这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大写意。无论是小岗精神、华西村精神,还是深圳精神、浦东精神……都是激励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竭精神动力。
“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这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写意。无论是焦裕禄精神、许振超精神,还是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激励我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有力道德支撑。
“中国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力量。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精神力量,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杂志社总编辑张晓林这样讲。
中国共产党人是传承中国精神的“火炬手”
三千里川藏线上的要塞雀儿山,永远忘不了那一双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
在海拔4889米、一片除了人再没有其他生命的地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雀儿山五道班已坚守了50多年。
五道班班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陈德华还清楚记得那年冬天,山上几天几夜连降暴风雪、几十辆去西藏运送救灾物资的汽车被困,大批旅客受阻。紧急情况下,陈德华带着兄弟们驾驶推雪机,推了整整5天5夜的雪。
因为寒冷,所以他们最懂得温暖的意义。在茫茫雪山中,五道班成了这冰雪世界的一团火。
在共和国的历史长卷中,像陈德华和五道班工人这样的大批共产党员如群星璀璨――
雷锋、时传祥、王进喜、焦裕禄、张志新、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邓稼先、鲁冠球、孔繁森、任长霞、许振超、王顺友、方永刚、吴大观……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共产党这个人类历史空前伟大的英雄队伍,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坚强的中国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54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得到表彰;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有20147人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其中共产党员约占85%;
――2007年,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了53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54名提名奖获得者,其中共产党员约占70%。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传承中国精神的“火炬手”。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候,始终有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这正是他们能够感召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魅力所在。
中国精神是源远流长的。一部中国精神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见证。
陕西省安塞县第29任县委书记雷鸣雄在黄土高坡上的一间窑洞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是在这些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红色精神”的引领和影响下,才有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特区精神等中国精神的一脉相承、相互辉映。
改革开放为中国精神注入时代元素
上世纪70年代末,《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蒂姆与其他7名美国记者,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到中国常驻的美国记者。
30年后,他再次来到北京时感叹:美国的现代化发展用了一二百年时间,而中国仅在30年的时间里就变得足以让世人惊讶!变化最大、最深刻的是中国人,每个普普通通的人。这是一个开放、自信的民族。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
60年来,中国人民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为伟大的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第一次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第一次实行厂长负责制,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上市公司,第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开放以来,这一个个“第一”“首次”,正意味着一次次突破、一次次进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创造的奇迹,足以让世界称奇。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宇文利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引发并实现了中国精神的新转变,并将中国精神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
中国精神在迎接挑战中彰显、升华和创新
9月5日上午,18岁的王亮到中国政法大学报到。这位小伙子在去年5月12日震后最危险的6个多小时里,3次钻进废墟的缝隙里,救出了3名同学。
“经历了地震那么大的灾难,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再退缩,都能挺过去的,也希望毕业后能帮助更多的人。”王亮说。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感慨:“我们的孩子们,从废墟里爬出来,就再也没有倒下过,他们的精神更是没有倒下过。”
他们,正是中国精神新的代表。
依靠中国精神,我们取得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依靠中国精神,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今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危中求进”“化危为机”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中国精神成为应对危机的强大动力。
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
传承中国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在未来道路上,中国精神就像一盏灯,引领中华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记者徐京跃、谭浩、隋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