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蒙山沂水:捧出“绿色画卷”

2009-09-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兆远 我有话说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这首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沂蒙山小调》,在广为流传中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常唱常新。

“沂蒙不老,老区很新”。今天,蒙山沂水发生了“梦幻般的变化”,捧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绿色画卷”。

“水”之灵感滋润当代情思

“参

军参战”“踊跃支前”“沂蒙颂歌”……红色雕塑矗立在沂河岸边,诉说着在战争烽火中20多万沂蒙儿女参军参战、10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10万多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的动人心魄的故事。

从峰峦叠嶂、深谷幽壑中跌宕而出的沂河,承载着“沂蒙精神”奔腾不息。当代临沂人正以“大水城”建设为核心打造生态之美:沂河为蓝色中央公园、?河为红色动脉、涑河为活力景观轴、陷泥河为绿化静脉……临沂市建设局局长李作良对记者说:“我们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思路,把防洪、蓄水与休闲、观光结合起来,拦河造出4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规划建设长达330公里的滨河景观大道,建设36处滨河公园和文化健身长廊,使临沂呈现出‘城中有水、水在城中、城水相依’的独特风貌。”

沿沂河漫步,记者看到,河面烟波浩淼,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水、桥、路、堤、坝连缀成景,园林、广场、亭榭、绿地相映生辉;游艇码头、沙滩球场、音乐喷泉、儿童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一应俱全。据介绍,临沂已被评为国家首批水利风景区,沂河滨河湿地也跻身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行列,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游客刘传好感叹:“站在这里眺望,风光旖旎,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山”之魂魄书写发展诗篇

山村草崮染血,深壑幽谷融情。记者沿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转战沂蒙的线路,拜谒大青山战斗遗址,登上孟良崮主峰,寻访当年支前的“红嫂”,拜见身经百战的“老八路”,心灵在接受“红色的洗礼”的同时,也陶醉在“绿海繁花”之中。市委书记连承敏说:“靠沂蒙精神,把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临沂在一天天变美、变富!”

攀上彩蒙顶,记者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绚丽的绿色画卷,在蓊蓊郁郁的树林簇拥中,群峦巍峨,飞瀑高悬,松柏含翠,瓜果飘香。彩蒙景区的姜保连说:“蒙山已成为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保健医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科学公园’”。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8%,树木品种繁多,为著名的“樱桃之乡”、“板栗之乡”、“中草药之乡”、“金银花之乡”、“鲜桃之乡”……据测定,林间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为近地空气平均值的4400倍,被誉为“天然氧吧”、“养疗天堂”、“长寿摇篮”。

走进当年英烈与日寇血战的大青山,记者看到,石屋旁、小溪边、山崖下、密林中,到处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中间还搀杂着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临沂市旅游局局长支富增说:“近年来,临沂以文化创意的灵感激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绿色沂蒙’、‘红色风情’、‘文韬武略’三大主题,将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连缀在一起,构筑起蒙山风景区、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等‘十大景观’。八百里沂蒙成为‘红色文化旅游长廊’,去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0多万人次。”

“歌”之精华奏响崭新乐章

蒙山深处的《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高亢激越、优美动听的旋律萦绕山间。如今“小调”刮起了“红色旋风”:现代大型交响乐《沂蒙山小调》、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响遍华夏,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被列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大片……500多件文艺精品先后获得全国、山东省大奖。

“续一把蒙山柴炉红火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在《沂蒙山小调》等红色经典歌曲的优美旋律中徐徐展开。宏伟壮观、波澜起伏、声势浩大的演出,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嫂乳汁救伤员”、“沂蒙六姐妹用肩膀搭建火线桥”、“踊跃支前的推车把子弟兵送过长江”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场面,给人强烈的审美震撼。

“小调”唱“大”了,拉动起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临沂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风云介绍说:“站在‘文化立市’的高度,我们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支持具有良好成长性和带动力文化产业的项目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投资过千万元的文化产业项目51个,过亿元的项目11个,构筑起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博会展、文艺产品制造、民间工艺和文化信息服务等十大板块产业,集聚形成了12个文化产业园区和11个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已成为临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幅,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不到1%发展到2008年底的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