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白求恩

2009-09-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誉。同年11月,加入加

拿大共产党。

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他率医疗队奔赴马德里前线,抢救反法西斯战士。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正在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战争募捐的白求恩在讲演中表示,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

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接见了他。在八路军的护送下,经湖北、河南,穿越山西抗日前线,历经艰难险阻,白求恩一行于3月底到达延安。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他,热情赞扬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随后,他即奔赴抗日前线,于6月17日带领医疗队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聘他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此后近两年时间里,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的责任心,忘我的牺牲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冒着敌人的炮火,救护八路军伤病员。

白求恩带领的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938年11月八路军359旅在广灵公路伏击日军,他将急救站设在离前线不到10里的地方。在40个小时里,他连续做了71个手术。1939年2月,他率医疗队配合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在冀中4个月里,他行程1500里,作手术315次。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的手术台设在离火线7里的一所庙里。敌人的炮弹炸塌了围墙,他仍坚持工作,为115名伤员作了手术,持续时间达69小时。这时,他年近50岁,还两次为伤病员输血,每次300毫升。他总是说:“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

为改进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工作,他提出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药品不足问题。他创办医护训练班,培训了大批医务干部,为冀中部队建立了13个手术室和包扎所。1939年6月,返回冀西后,他创办卫生学校,亲自制定课程,编写近20种教材。他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在给加拿大友人的信中说:“我的确非常疲倦,但长期以来未像现在这样愉快”,“因为人们需要我”。

1939年10月,日军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冬季大“扫荡”。他毅然推迟了回国为中国抗战募捐筹款的行期,全身心投入反“扫荡”中。1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意外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战地救护工作。后因感染中毒,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

12月1日,延安各界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献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13日,八路军军医院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将在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了《学习白求恩》一文,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文章后来收入《毛泽东选集》时,题名为《纪念白求恩》。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