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服务国家 科教结合 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2009-09-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白春礼 邓勇 我有话说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在“十年动乱”中被迫停顿。1978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0年底,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支持和批准下,中国科学院将分散在各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与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进行了整合,更名组建了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也将迎来建院60周年。在此,我们对中国科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生教育历程,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不仅是国家战略科研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学院又积极推动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并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人才奇缺。第一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决策和批准组建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了“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当时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中,提出了“有计划地利用近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水平”的基本任务。中国科学院在成立之后,逐渐形成了出成果、出人才并重的办院方针,并着力于立足国内成批量培养科学人才。1951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合发布了《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当年,中国科学院招收了95名,占全国总数276名的三分之一。

随后,为了发挥中国科学院在科学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并探索创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政务院于1955年8月颁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人民日报》在9月6日的社论中指出:“正规的研究生制度的建立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开始,以后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应建立正规的研究生制度”。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在担负着战略科研重任的同时,也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为国家培养急缺的科研骨干人才。从1951年至“文革”开始,中国科学院先后有81个研究所招收培养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招生单位数的三分之一;中国科学院各所累计招收培养了1518名研究生。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按照“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开始了大学本科生的培养,1964年夏,在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的积极呼吁下,中国科学院开始在研究所密集的北京中关村地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第一教学分部,试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得到师生的广泛响应。在1965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约占全国总数的11%。

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届二班全体同志合影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华民族迎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中国科学院适应时代的呼唤、国家的需求,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恢复和发展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1977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其中还提出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筹办研究生院。9月底,报告获得批准,国家决定在中国科学院所属66个研究所和北大、清华、中科大、浙大4所大学恢复研究生制度。1977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中断了12年之后,得以恢复。1978年1月,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决定将1977年和1978年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合并进行,统称为1978级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各所共招收1978级研究生1015人,中国科技大学另招收107人。1978年3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严济慈任院长,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1982年5月,中国科学院党组批准研究生院在对外交流中,同时使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名称。

在“科学春天”的沐浴下,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并站在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科教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前列。从1979年开始,李政道教授主持实施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赴美留学项目(CUSPEA),截至1988年共遴选了915名学生到64所美国大学深造。受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委托,由研究生院负责全国CUS-PEA学生的招考、面试、录取等具体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之初通过国际合作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一个成功创举,也对我国后来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研究生院从1978年3月成立之后,随即开展了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1978级研究生的集中课程教学,国家地震局、国家气象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一些科研系统的研究生也随同在研究生院参加教学培训,并一直延续至今。研究生院创立的最初几年,在严济慈院长的亲自主持下,王大珩、彭桓武、叶笃正、刘东生、吴文俊、关肇直先生等一大批科学家,纷纷登上研究生院的教室讲台为学生们亲自讲授课程;著名华人学者李政道先生专门到研究生院开设课程,杨振宁、吴健雄、陈省身、林家翘先生等也到校主持讲习班或讲学;由李佩先生主持的研究生院外语系,是当时公认的全国研究生外语教学最强的单位,李佩先生也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在当时,研究生院虽然校舍简陋,但却形成了名师讲学、群贤毕至的教学培养环境。

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是在建国初期国家战略科研需求的客观历史背景下,适应了国内当时科学人才培养的急切需要,并借鉴了国外研究生教育的传统和方式,孕育而出的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与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积极实践并始终站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各个时期重要改革创新的前列,创造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科学院率先参与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开展、探索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形成了适宜于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第一位理学博士、第一位工学博士、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双学位博士。

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科学院逐步形成了“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并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迄今,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已经累计培养了7万余名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国防等重要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据对1978级及以后的毕业生统计,到2008年已有35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

二、进入新世纪,中国科学院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在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知识创新工程”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既有历史渊源,也符合当代科教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生教育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德国洪堡模式,确立了教育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并举的原则,形成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并重的功能模式。从20世纪中后期,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以“研究型大学”为追求的同时,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也基于雄厚科研实力及自身发展需求,形成了高水平科研优势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明显趋势,并逐步成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建立了大学之外高层次人才教育培养的新渠道、新模式。1988年日本成立了专门与国家科研机构相适应的研究生大学,将18个国立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整合组建成为“日本综合研究生院大学”(SOKODAI);此后,又相继成立了北陆(JAIST)、奈良(NAIST)等7家与研究所一体化的“研究生院大学”,独立开展研究生教育及学位授予。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 niversity),本身就是从科研机构演化发展成为科教一体化研究生院大学的。还有美国的克莱蒙研究所(Claremont Institution 后称为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Institution)等科研机构,以及斯洛伐克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的部分研究所,也独立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另还有美国NASA和贝尔实验室、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著名科研机构,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并与大学联合进行学位授予。

1998年,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科学院全面展开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科学院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生教育中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突出成绩,但在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培养方式、环境条件等方面仍不完善。为了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综合优势,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国科学院2000年9月向国务院提出,将当时全院109个研究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并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的基础上,更名组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组建成立。

重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由北京的3个教学园区、京外的5个教育基地、分布全国的100余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组成;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和“院所结合的领导体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培养体系”;完善了在集中教学园区完成为期一年的课程教学、进入研究所跟随导师在科研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平台和形象、以培养单位为基础和延伸的完整教育体系。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改革,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共有共治共享”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大学校,100多个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所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实现了高水平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符合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

资源整合形成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拥有以研究所为基础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和一流科研实践条件。目前,有320余位两院院士、4200余名博士生导师、3900余名硕士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遍布各研究所的4个国家实验室、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余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余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依托。每年众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的科研课题项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和各研究所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网络视频课程提供的高水平专业学习课件等,所有这些都为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参与科研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条件。

学科优势明显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研究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选择和空间。在理学门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以及工学门类的力学、材料、能源、电子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在保持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近年来还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建设。目前拥有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分布在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共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2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1个;还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领域17个,以及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另外,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还拥有135个博士后流动站。

秉承传统开拓创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和育人理念。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校25周年时,题赋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校训;在2008年5月研究生院30周年校庆大会上,又发表了题为“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的演讲,进一步精辟地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理念。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互融合,尊重生命、尊重个性、尊重科学、尊重创造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追求,更是教育者的神圣职责。创新教育始终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环境与文化,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培养科技创新合格人才的重任,奉献国家和人民,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责任和使命。

三、近10年来,经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教育创新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事业迸发出新的活力,科教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现了跨越发展

招生培养规模逐步增长,毕业生去向符合国家需求。2000年以来,伴随着全国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发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招生数量也随之增长。在2009年,研究生院录取博士生5348名、硕士生7194名,约占全国总数的9%和1.7%;在读规模已达3.5万名,其中博士生占50%。在研究生院2008年的就业统计中,博士毕业生进入科研机构33%、高校师资24%、出国17%、企业14%、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6%、博士后5%;硕士毕业生升学攻读博士53%(含转博),进入企业23%、科研机构9%、出国、自主创业及大中专师资9%、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6%。

200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仪式后合影

课程开设不断丰富,教学体系日趋完善。研究生院凝集了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师资优势,每学年有包括70余位院士的1400余名教学科研骨干亲临教学一线讲授课程,在研究生院的讲台上,每天都能看到院士授课的身影。从2000年到2009年,研究生院的课程教学在规范性、系统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覆盖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每学年开设的课程,从331门增加到1178门,其中人文、社会、管理等学科的公共课和选修课达到352门;一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集中教学规模,从2000年的不足1500人,增加到目前的7200余人;每学年邀请来校为研究生讲学讲课的海外知名学者超过200名,重点介绍学科前沿进展;空中课堂不断优化、课程网站初显成效,已有800余门优良课程上网,使得院内研究生能够跨地域、跨年级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国际交流广泛深入,教育合作持续扩大。目前,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东京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丹麦科技创新部等多家世界著名科教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生互换、举办国际会议和定期学术论坛等形式,广泛地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每年还有众多世界著名科学家、知名学者、跨国企业负责人,应邀前来研究生院演讲和授课,2008年到研究生院北京教学园区讲课或参加学术会议的海外学者超过了800名。目前,约有120名外国留学研究生在校学习,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的超过90%。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为研究生创造了面向世界的开放环境、活跃宽松的学术氛围、高起点的学习交流平台。

办学体系逐渐完备,形成明显特色优势。基于“两段式”培养模式,与100多个培养单位相衔接,目前在集中教学园区设置有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等14个专业学院,还聘请了院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兼任学院的院长。同时,不断强化和发挥各学院在教育管理、学生培养、教学组织、质量评估、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中的平台功能和主导作用。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素质能力。为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跨学科并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升研究生通识素质和素养,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院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出了“跨学科专业选择计划”,给予部分研究生在入校之后重新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的机会;推出了“跨学科课程兼修计划”,给予大多数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之外兼修其它学科专业的机会;推出了“通识案例必修课程”,有助于研究生了解掌握当代实用知识和技能;推出了“相对标准考核规则”,促使研究生在科研实践环节的锻炼得到加强和提高。

创新贡献成果丰硕,品牌形象逐渐形成。据统计,在2003年到2008年间,研究生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单独或参与发表的论文有68.3%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同期,研究生参与完成的国家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项)共有190项,单独或参与获得专利授权10518项。在连续11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中,研究生院共有170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占全国入选博士论文总数15.7%,反映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研究生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大气、天文等学科,分获各学科领域全国排名第一。

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学生活动精彩纷呈。2003年以来,路甬祥和郑必坚共同发起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迄今已邀请包括“两弹元勋”、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著名科学家、人文学者、国际政要,在“论坛”发表了88场高水平的专题演讲,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学习战略思维、国际视野、辩证方法的珍贵机会。“博士合唱团”的公益演出活动,足迹已遍布了西北、东北、华北的众多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北京集中教学园区每年组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色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笃志网”、“科苑星空”等网络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通畅和谐的交流渠道和环境;教育基地和培养单位组织的“博闻苑”、“小洪山论坛”、“求索论坛”、“天地人大讲堂”等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活动,形成了有利于研究生学习成长的创新文化氛围。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是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是改革开放之初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开拓者,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承载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殷切希望和热忱关怀。1977年9月,中国科学院提出“在北京设立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等问题的请示,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支持。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为研究生院建校二十周年亲笔题写“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004年12月,胡锦涛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工作时提出,“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日新之为盛德,生生之为易”。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几代人的呕心沥血,中国科学院形成了发挥自身优势并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需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回顾历史,在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中孕育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顺应了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要求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将在创新教育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服务国家的核心理念,秉承追求科学真理、提倡学术自由、崇尚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邓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