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北川、青川……
一年零四个月前,一场天崩地裂、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突然袭击了川西龙门山区,吞噬了8万多鲜活的生命。如今,这里正在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灾后恢复重建。
温家宝总理十分关注灾后重建进展情况。在国庆节和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他第8次踏上了一直牵挂的这块土地。在9月24日至26日
再造一个新北川
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汶川大地震中,县城被夷为平地。
“我第一眼看到老北川县城的灾难情景,至今难以忘却。”惨重的灾难,让温家宝对北川怀有特殊的情感。“再造一个新北川”是他殷殷的期望。
25日上午,温家宝第三次来到了北川新县城建设工地。这里吊车林立,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依山傍水,一座以安全、繁荣、宜居、特色为目标的新北川县城正在崛起。
在新北川县城设计馆,温家宝认真听取了新城规划的介绍,对新北川县城的未来寄予厚望。他对设计师们倾心而谈:北川的重建全国关注,世界也关注。它不是一般的恢复重建,它代表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不垮的民族精神,它的建筑风格、布局,要体现这种精神。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是规划的灵魂。规划的制定要集中全国建筑学家的智慧,集思广益。
在新北川县城的工地上,建设者们正在紧张地施工。总理对重建工作提出了要求:要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努力把各项工程建成安全的工程、高质量的工程、节俭的工程、清廉的工程。建成的新北川,不仅让北川人民满意,而且让全国人民满意,让世界刮目相看。在安居工程建设现场,温总理强调:要把居民住房建好,让人民安居乐业。
在总理眼里,北川县城从毁灭到重生,昭示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几曾回首望北川,寄托了他多少深情,多少希望。
东汽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距离震中30公里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而当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使企业雪上加霜。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座新的东汽拔地而起。温家宝十分关心东汽的发展。9月25日,他又来到了这家企业。
“去年5月13日中午,我赶到老东汽,大部分厂房倒塌了,不少工人和家属遇难。我们紧急调来了最好的一支专业抢险队伍。”温家宝回忆说,第二次到东汽时,不到十天,你们就擦干了眼泪,忍着悲痛恢复生产了,开始筹划重建新的东汽。
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提出,一定要建设一个更安全、更先进、更可持续发展的东汽。企业负责人说,一年多来,东汽不但没有倒下,而且在国家的帮助下,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调整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前8个月,企业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的70%。
走进新厂房,工人们正在紧张工作。在地震中受损的9米立车,经过修复改造已经正常运转,而且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看了企业蒸蒸日上的局面,温家宝感到振奋。他说:“一年多来,东汽人经受了两场灾难的考验,一场是特大地震的考验,一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在这两场考验面前,东汽人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了生产有序进行,创造了新的奇迹。”
温家宝勉励大家,未来的东汽会发展得更好。这就要靠你们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创新、永不退缩。东汽人是不可战胜的,东汽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
让受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24日下午,从绵阳坐2个多小时火车,然后换乘汽车,绕山盘水,颠簸而行1个多小时,温家宝来到了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
沿途看到恢复重建中盖起了许多新房子,有的是卫生院、有的是学校,有的是农家屋舍,温家宝心里特别高兴。
东河口村所在的地带,曾经是良田、房屋、学校,曾经有多少欢笑在山谷中回荡……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地崩山摧壮士死”,东河口村1000多人中400多人长眠地下。
手捧一束菊花,温家宝走近祭奠台,鞠躬致哀。
河对岸山坡上高低错落着几座稀疏的民房,温家宝提出要去看看。“过河的路很危险。”当地人劝阻道。温家宝坚持要走过去。
下到河边,踏上由两三根枯树杆绑成的独木桥,温家宝大步走过去,顺着陡峭的山路来到群众中间。
这是一个尚未完工的建房工地,温家宝搬来小凳坐下,与大家聊了起来。这里住着东河口村的部分村民。说到逝去的亲人,乡亲们悲从中来。温家宝安慰大家说,活着的人要好好活下去,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你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帮助?
听了总理诚恳的话语,村民们说开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他们拿了不少补助。但村里情况特殊,飞石埋了地,打工门路少,盖房有困难。不过,他们还在想办法。
温家宝听后说,像东河口村这样的困难地方,要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一件事一件事地解决。
离开东河口村,总理又来到凉水镇凉华村。当地村民平均有十亩地,山上种核桃,地里收花生,日子过得不错。地震时,房屋全部倒塌。在浙江绍兴市对口援助下,村民们盖起了二层甚至三层小楼。
走进村民赵仕凯家宽敞明亮的小楼里,厨房用土沼气,洗澡使着太阳能。庭院里,村民们向总理讲着现在过的好日子。回忆“5・12”以来在青川的经历,温家宝不禁感慨万千。
第一次到青川是去年5月15日,总理到了木鱼镇,那里伤亡人数比较多。但老百姓非常镇定。一个老人递给总理一张纸条:虽然我失去亲人,但我能挺得住。第二次是去年8月31日。总理在枣树村看到两条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老百姓用最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这次我来青川,看到无论是比较困难的东河口村,还是条件较好的凉华村,群众对生活都充满希望。应该感谢人民,是人民靠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设起来。”
一位村民拿来小本子,希望总理能够给大家题个词。总理在本上写道:一定要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
一切为了孩子
北川中学是不幸的。在地震中,全校3000多名学生,1000多人罹难。幸存的学生中,有的失去了亲人,有的终生残疾。
灾后的北川中学又是幸运的,除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关爱外,温家宝总理始终关注着它的重建。
24日,温总理第七次到北川中学。往事历历如新,那么熟悉而亲切。
正是上课时间,温家宝轻轻地走进高一(2)班教室,语文老师正在讲解《荷塘月色》。总理坐下与大家一起听课。当发现总理到来时,课堂上立刻热闹起来了。
孩子们送来了他们办的报纸――《北川中学羊角花文学报》。“为什么叫羊角花?”总理问道。“因为以前的校园遍地都是羊角花!”一位同学说:“‘羊角花’就是羌族人的杜鹃花,这是我们最喜欢的花。”总理接在手里。
“我们唱校歌给您听好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总理微笑着点头,目光充满慈爱。
同学们齐刷刷地站着放开了自己的歌喉――
“多难兴邦,多难兴邦,美丽校园,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梦开始的地方……”总理情不自禁地与同学们和唱。
操场上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学生们。孩子们坚持要总理讲几句。
走上升旗台,望着全场1000多名同学充满朝气的面庞,总理激动地说:“你们在灾难中失去的最宝贵的是亲人,你们在灾难中得到的最宝贵的是不屈的精神。北川变了,这片灾难的土地开始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其中最新最美的就是孩子们,就是你们!”温家宝坚定的手势指向孩子们。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我希望你们把经受的灾难变为巨大的力量,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做一个于祖国、于人民有用的人。”热烈的掌声,传递着孩子们内心的共鸣。
分别的时候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目送着总理。
25日下午,在都江堰新建小学的新校舍里,学生们见到了敬爱的温总理。同学们带着温爷爷参观自己宽敞明亮的教室,参加自己的班会。温家宝在四年级(1)班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了学校的校训:求真、向善、尚美。
王佳祺见到温爷爷,感觉是那样亲切。大地震中,她被埋在废墟中,是温爷爷寸步不离地蹲在救援现场,焦急地关注着救援进程,还让人吊下矿泉水,让她漱去口中的沙土。时间过了一年多,这次温爷爷一见她就问,鼻骨伤好了吗?王佳祺没想到总理对她的伤情还记得那么清楚。
看完操场上孩子们的表演,总理满怀深情地说,孩子们都是美丽的花朵,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你们永远快乐。
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建美好家园
26日上午,当走进汶川映秀镇时,温家宝显得十分高兴。
群山环抱、薄雾缭绕的映秀镇成了一个大工地,上万名建设者正在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紧张施工。雨越下越大,但总理丝毫不顾雨水的浇淋,踏着泥泞的道路认真地察看着每一个工地,并不时向建设者们问好。
这里是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全镇16000多人中有6000多人遇难,基础设施全部被毁掉。今年春节时,这里还是大片的板房和残垣断壁。总理曾在板房里与群众一起吃年夜饭。
“老百姓呢?”总理问道,他来了就想见见群众。工程负责人说,群众已经搬迁出去了,明年春节前这里建成后,他们就搬回来。
漩口中学在地震中遭到了严重毁坏,许多师生罹难,这使它成为地震后的一个标志性场所,也成为人们祭奠亡灵,寄托哀思之地。温家宝来到这里,向遇难的师生们献上菊花。
温家宝对建设者们说,国家对映秀的重建进行了周密的规划。来自各地的建设者不辞辛苦为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你们。这里地处地震带,一定要把安全质量摆在第一位。每一柱梁、每一根钢筋、每一个螺丝,都要一丝不苟地安装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离开映秀镇,行车20分钟,就到了水磨镇春风阁脚下。登上高高的阁楼,水磨镇尽收眼底。按照重建规划,要将这里打造成“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温家宝嘱咐当地负责人,新建水磨镇一定要比原来更美丽。
毗邻望风阁的禅寿老街,是一条新建的民族风情街。沿着长长的街道,温家宝边走边看。一个个别具民族风情的店铺吸引着总理的目光。前店后房式的建筑,使居住在这里的群众既能安居又能乐业。
藏族人任健康用哈达将总理迎到了自己的家里。任健康一家有十几口人,既有藏族,又有羌族,还有汉族,三族一家三代同堂,住在宽敞而装修一新的房屋里,生活其乐融融。温家宝高兴地夸赞他们一家是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大家庭。
漩口中学的羌族学生们穿着民族服装欢迎总理。温家宝指着他们身上的服装说,我也珍藏着一件羌族背心,那是几十位羌族妇女绣的。一位羌族学生回应道,那是羌族人对您的爱。
这句发自内心的朴实话语,真挚表达了灾区各族群众同党和政府的依依深情。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