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化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生动教材

2009-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亚平 我有话说

最近看到年轻导演海涛的影片《锡林郭勒・汶川》,选择汶川地震这一特殊题材,表现在自然灾害面前民族同胞血浓于水的淳朴、浓郁亲情,通过不同民族间感同身受、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建构民族团结力和道德力量,很有意义。

《锡林郭勒・汶川》一片把大地震遭遇时刻牵动各民族同胞的心的感人事件赋予真实形式,描述

四川音乐老师赵光新一家在2007年的五一黄金周去内蒙古草原旅游,与布仁一家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约定相聚汶川,可就在布仁一家准备踏访四川时,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身在汶川的赵老师一家生死未卜。布仁毅然赶赴灾区,用他特有的方式祭奠已遇难的赵老师一家,并用实际行动捐助灾区人民。

影片片名比较直白,但其触角十分敏锐,作为浓缩的意象,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感联系,草原、乡歌、语言(四川话\蒙古语)、文化、民俗、民风、边地性格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及情感的曲折幽微表现,构筑了《锡林郭勒・汶川》丰富的电影世界,层次分明。影片拍得很美,草原风景、蒙古包、蓝天、白云、绿草地、阳光,画面精美,富有人文气息,地方特色和味道突出。其次,在多民族融合、交流、认同与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语境下,影片展示了一种新的有效表述。布仁夫妇感情内敛,话语不多,草原牧民身份感突出,而赵光新夫妇无话不说,透显快人快语、比较直接的麻辣况味。他们两家的小男孩哈日夫和赵豆豆,包括片末跟随布仁来到大草原的地震孤儿陈宇柯,赫然都是这样。影片从这些没有被打成平面人物的赵光新、布仁们的心理特征上来刻划、描写、解释文化差异,展示他们特别的感知、表达方式,探及社会的心理边境,成为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潜意识里具有深沉底色的组成元素。再次,影片展示了人物的道德感和道德正义。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蒙族同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灾民捐款捐物、捐蒙古包等,加入到救助四川受灾同胞的行列中来。本来布仁一家要搬到夏营盘去,打算秋天而不是五一去汶川赵老师那里,但一经得悉大地震发生,好朋友一家处于凶险境地,布仁便孤身前往四川。

这部影片表现的是凡人小事,但看了能让人身临其境,情绪跟着剧情起伏,而其情节本身所携带的道德力量,更能够震撼人心,牵动人们心弦。影片讲述的关于友情、亲情及承诺的温馨故事,表现得颇有分寸感。光新兄弟一家远行,在那样阴霾的气氛里,布仁拖着沉重的身影穿行于废墟之中,洒酒祭故人之后,草原的歌一发不可收拾地重行吟出。“一望无际的戈壁上,骑着骆驼走向天边,驼铃声听起来让人心痛,忧伤的沙丘连绵不断。远处的山峦时隐时显,骆驼穿行在没有生命的沙漠,炎炎烈日灼烧着我,孤独的我仿佛看到远方的清泉。风中吹来芬芳的草香,我仿佛看到远处的绿洲。苍凉的季节不约而来,心中的悲伤越是蔓延。”一唱三叹,如泣如怨,绵延悠长,神圣、庄严、高贵

而浪漫,重情义、怀故人,既剖开少数民族兄弟的赤诚的心,又在普泛意义上契合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美德与观念。

这样的作品,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中国甲子年经历了许多灾难,但斗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党和人民的力量,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充分显示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让灵魂接受洗礼,感受真情的魅力,让民族精神、文化精神实现深层次的传达,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多民族文化中的审美和伦理的价值、思想,能超越时间而与现实共存,而且在今天仍然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资源。《锡林郭勒・汶川》作为不可多得的有感情、有思想的电影书、民族身份认同的影像志,源于民间的强大声音和多民族生命共同体的的审美经验,同时有助于我们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并引起同声同气的共鸣,格外难得,值得肯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