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后勤战线一名老兵,40余年的军旅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后勤系统度过的。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连队炊事班任班长,一到野营拉练,心就直发怵。因为,野营拉练时,我和战友们要背着行军锅,带上粮食和菜,负担很重
1987年,邓小平强调,过去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不算很大。现在不同了,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随着人民军队后勤建设的快速发展,我的愿望变成了现实。1989年,我奉命去某部调研时发现,由于装备了野战炊事车,在特殊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部队官兵都能吃到熟食。
今天,野战部队已拥有较高机械化水平和一定信息化含量的成系列、成建制的装备:自动控制面包加工方舱,一昼夜可加工5000人份主食;卫勤保障装备,能在2小时内迅速展开一个10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大吨位集装车,一名司机在40秒内可装卸22吨物资,效能是过去普通车的40倍。
到后勤指挥学院工作后,适应军队后勤建设发展的需要,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重要课题《军队后勤与社会的关系》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军队后勤与社会分离现象极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部队办“小社会”,建立了从住房保障、职工养老,到幼儿园、服务社、学校、食堂等一整套服务保障系统;装备维修自成体系;全军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达几十万人,每年仅生活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和同事撰写了研究报告《逐步推进军队社会化保障》,提出了实施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初步设想,引起军委总部职能部门的重视。
上世纪90年代末,部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上日程。如今,饮食保障方面:全军有3000多个食堂,60多万人的饮食保障任务由社会承担;营房保障方面:多个营区不同程度实行了供水、供电、供热、绿化、保洁等项目的社会化保障;被装筹措方面:多个军需工厂等保障型企业移交国家或地方……人民军队后勤实现从自我保障到社会化保障的跨越,减轻了军队的社会性负担,提升了后勤保障能力。
(口述者系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报记者陈劲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