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为期一天的独联体国家峰会在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举行。摩尔多瓦是2009年独联体主席国,由摩尔多瓦代总统金普出席峰会,其余只有6个独联体国家的首脑与会,使此次独联体峰会显得有些冷清。
此次独联体峰会的主题是讨论独联体国家摆脱金融经济危机的共同行动和筹备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尽管独联体
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联体。同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苏联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2005年土库曼斯坦从正式成员国变为联系国,而格鲁吉亚则在2008年8月8日与俄罗斯发生武装冲突后,于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独联体。
独联体成立以来经历了不平衡、不稳定、不和谐的曲折发展历程。独联体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有很大差异;各国在建立独立国家的过程中,尤其在财产分配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各国内部利益集团之间和独联体各国之间存在许多矛盾。
俄罗斯在独联体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独联体对俄罗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独联体是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集团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舞台。对于俄罗斯来说,它意味着势力范围和扩展的安全空间。对于其他独联体国家来说,它至少意味着不可或缺的经济联系、发展要素以及政治安全因素。对于美国和西方来说,它是遏制俄罗斯崛起的重要手段。
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绝对的优胜者。虽然俄罗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影响,但是在独联体目前的三个地缘政治板块即斯拉夫板块、高加索板块和中亚板块中,俄罗斯都遇到了对手的强有力挑战。如斯拉夫板块的乌克兰、高加索板块的格鲁吉亚和中亚板块中的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都表现出与俄罗斯若即若离或严重对立的状态。
显然,此次峰会不仅未能利用共同的反危机行动加强独联体的凝聚力,反而更加暴露出独联体的离心倾向。筹备此次独联体峰会的过程中,曾准备签署近20个文件,由于许多国家首脑没有出席峰会,会议只通过了由俄罗斯财政部长库德林提交的旨在呼吁独联体国家共同克服金融经济危机的报告。此次独联体峰会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即向俄罗斯移交主席国地位。
明年俄罗斯将成为独联体主席国。相信俄罗斯将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加强独联体的凝聚力,巩固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本报莫斯科10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