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在上海建成
本报上海10月14日电记者余传诗从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已顺利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等工作,本月底有望全面建成通车。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
中医学教育首个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胡其峰)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日前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
该标准根据中医教育的特点,明确了中医学本科办学基本要求和中医学本科(CMD前,即取得中医师执业资格前)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各国培养中医医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今后建立中医学本科教育资格认证体系提供了依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佘靖表示,这一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世界中医教育质量、培养国际中医药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首届中国演艺论坛关注“走出去”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李韵)首届中国演艺论坛将于12月10日至15日在深圳举办。届时各地文化厅(局)、院团、演出公司、演出场所及演出中介等方面的负责人,以及国外演出机构代表等,将围绕如何实施演出剧目“走出去”战略展开研讨。
近年来,艺术院团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和知识结构老化,严重阻碍我国现代演出业的进一步发展。主办方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培训部表示,希望通过相关知识的系统研讨、学习,推广管理的先进理念及实践经验,以帮助各相关机构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管理模式。
国庆献礼剧目《山丹丹》将进京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通讯员双玉记者杜弋鹏)由中宣部、文化部确定的国庆献礼剧目之一――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将于10月17日、18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
与传统意义的“信天游”相比,《山丹丹》不再是单一的民歌表现形式,而是采用“歌”、“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整剧“舞在歌中、歌中有戏、戏中有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大型民族文化精品剧目。
预约诊疗服务将建立病人识别系统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胡其峰)“预约诊疗是实现病人连续管理的有效路径,病人的识别与管理是预约诊疗工作能否做好的关键节点。”在卫生部日前召开的公立医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视频会议上,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作出上述表示。
从今年11月开始,全国公立医院中的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级医院也要逐步开展这一服务。这位负责人表示,预约诊疗要做好,就必须对医院的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升级,建立病人识别系统,运用病案管理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做好预约诊疗工作。通过预约诊疗,实现对病人的集约化管理、对病人健康的系统管理,还可以支持社保支付制度改革。
北大与国际出版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
本报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罗旭)北京大学与国际出版巨头爱思唯尔今天在北京签署合作意向书,以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学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是北京大学首次与国际出版集团达成正式合作意向书。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表示,合作意向书的签署旨在进一步扩大“北京论坛”的全球影响力。北京论坛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