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贸扩建让日内瓦政府费思量

2009-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宋斌 我有话说

位于日内瓦的世贸组织办公大楼扩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长期成为瑞士各界讨论的焦点。尽管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以不得已“搬迁”而威胁,但部分民众并未对此感到丝毫“触动”。

目前世贸组织总部大楼是一栋高4层、长152米、宽62米的具有典型20世纪20年代风格的长方形建筑,与周边花园和绿地一起被称为“

威廉・拉巴中心”,该中心以瑞士政治家、外交家和经济学家威廉・拉巴而命名,占地约2.5万平方米。大楼内收藏着各国政府和艺术家赠送的各式艺术品。随着世贸组织地位上升和成员不断扩大,目前总部大楼容纳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50名专家、学者和官员,“难以负重”。因此,扩建办公场地早已成为世贸组织的迫切需求。

世贸因扩建问题曾已与瑞士政府在资金和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多轮长期谈判,并达成协议。经国会批准,瑞士此前同意提供3亿到4亿瑞士法郎来帮助世贸在别地建设第二办公大楼,但2005年拉米赴任后提出在现址停车场上直接扩建,理由是1.3亿瑞郎的低廉建设费用、工期短以及工作方便且办公成本低,以避免两套保安、食堂和图书资料馆等后勤机构和设施。瑞士政府对此要求看似宽容,并提出直接资助7000万瑞郎的提案和相关金融机构提供6000万长期无息贷款的建议,但瑞士议会下院对此“不爽”并对议会上院同意资助的提案曾一度予以“冻结”,部分百姓也颇有微词,并认为原址扩建将影响公民享受绿地的权利,将“破坏”日内瓦湖的风景。重要的是,日内瓦湖沿湖已通过全民公投成为“非建设”场所。拉米“要么集体办公,要么集体搬迁他国”的立场使得瑞士国会下院的态度已经“解冻”,但部分党派和民间组织仍然站在对立面,不惜代价发起“公投运动”。

日内瓦市以“城市国际化”而著称,瑞士政界曾为此做出卓越努力。自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联并将国联总部选址在日内瓦以来,众多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先后纷纷在此落户。现在的世贸总部大楼是1922年瑞士联邦政府和日内瓦州政府与国际劳工组织签约而建成的,也被称为“劳工大厦”,后来大楼部分办公室分给关贸总协定(世贸前身)和联合国难民高专公署。瑞士政府曾于1937年和1958年两次改建和扩建“劳工大厦”。尽管如此,一栋大楼还是难容3个国际组织,劳工组织和难民高专后来不得已另立门户。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时曾要求瑞士为发展中国家成员在住房等领域提供方便,否则考虑“搬到费用较低的国家”,日内瓦市政府不惜以“为贫穷成员免费提供住宅”等优惠条件“挽留”了世贸组织,而且于2003年还将土地无偿使用权和大楼使用权转交给世贸组织秘书处,租期99年,每年只象征性地收取一个瑞士法郎的租金。

面对世贸和部分民众立场的强烈对抗,瑞士政界更多地是在做后者的工作。瑞士政府通过多种场合解释扩建设施是在现有2600平方米的停车场地上建设不高于主体大楼的建筑,新建大楼将主要用于地下停车、食堂和图书馆等,可安置300多人办公;大楼外围将采用种植树木的“绿色围墙”,丝毫不影响沿湖风光;市民也可以从多个方向直接走到湖边,享受绿地休闲。瑞士政府也同时宣传“国际机构的‘出走’将严重影响日内瓦的声誉,而且这种‘出走’可能会产生带走其他国际组织和一批非政府组织的连锁反应”,“后果不可设想”。据报道,此前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也曾传出类似“出走”考虑或威胁。

《日内瓦论坛报》撰文认为,国际组织众多,联合国五大直属机构、数十个联合国和国际组织、200多非政府组织以及100多个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此落户,仅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每年召开8000多次国际会议,日内瓦甚至瑞士在就业、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受益匪浅。据统计,在人口仅为17万的日内瓦市,国际组织和机构人员达3.8万人,其中联合国系统人员为8500人,上述人员每年工资总额在25亿瑞郎,当地直接消费额达16亿瑞郎,国际会议为日内瓦州宾馆业贡献15%的份额,而日内瓦市6.5%的GDP来源于此。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离开上述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日内瓦甚至瑞士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科研交流、学生实习以及课题研究、专业设置等诸多方面都将会失去现有的魅力;另外,常驻于此的众多国际人员也为日内瓦市的旅游业和城市的国际文化特性带来无限风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