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60年,也是中国经济学蓬勃发展的60年。回顾6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概括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主线及探索主线演变的轨迹,梳理60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对于总结60年中国经济学发展的经验,促进中国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学
60年主线的演变
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在其逻辑体系中又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学科主线是贯穿一个学科始终,并把学科的概念、范畴串起来的红线,也是本学科理论体系围绕的核心。我认为,新中国经济学60年就是围绕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及完善这条主线来展开的。具体说,就是经济学界围绕两种体制的建立及其过渡进行研究,即围绕由计划经济主线(体制)向市场经济主线(体制)的演变进行研究的。计划经济主线向市场经济主线演变主要集中在经济形式(体制)、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调节方式(包括计划与市场关系、政府与企业关系)等四个方面。
从主线的演变看,中国经济学界先是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后是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主线进行研究,最后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一主线进行研究。
前29年经济学的发展是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这一主线展开的。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理论界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探索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全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提供理论指导。围绕这一主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形式(体制)方面,研究如何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转变为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学界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没收官僚资本,改造民族资本”以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一化三改”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新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向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转化、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化,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经济学界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及其理论为指导,探讨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以及由多种经济形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并由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这一时期,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研究主要是从经典作家的论述出发,研究目标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三,在分配方式方面,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如何看待按劳分配的性质、按劳分配的实现等问题。
第四,在经济调节方式方面,主要研究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运行机制。其中,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形成的主要观点是政府计划控制一切,排斥市场调节;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方面,形成的主要观点是国营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国家,企业服从国家的计划调节。
1978年-1992年是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学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主线进行研究,主要讨论计划经济弊端及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及运行规律。围绕该主线,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经济形式(体制)方面,揭示了计划经济存在的弊端,即“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围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研究了所有制改革的标准、公有制实现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第三,在分配方式方面,围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特征、实现形式等问题。
第四,在经济调节问题上,探索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的过渡方式。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探索了市场调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进一步探讨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方式,提出了要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运用经济规律,打破行政框框的束缚,把高度集中的国家决策体系改为以国家为主的国家、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相结合的决策体系。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提出了国家对企业的调节要由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调控,提出了“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三位一体的调节方式。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至此,中国进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学界围绕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线研究了以下问题:
第一,在经济形式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调节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学者们提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保持公有制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完善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实现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的兼容,探讨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在分配方式方面,研究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主要研究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内涵、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关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等。
第四,在经济调节方面,主要研究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对宏观调控的方式、政策等进行了研究。专家学者全面研究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政府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完善市场,而不能扭曲或削弱市场,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总体来看,新中国60年经济学主线的演变,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线的演变。计划经济体制主线向市场经济体制主线的演变是围绕经济形式(体制)、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调节方式等四个方面不断变化的过程。
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阶段
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是一脉相承的,新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围绕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前29年(1949年-1977年)中国经济学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为主线;二是改革开放31年(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学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为主线。
前29年中国经济学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阶段的经济学研究(1949年-1952年)。这一时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学的研究围绕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业等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主线进行研究;围绕当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经济问题,研究了财政政策、就业、金融体系建设、城乡关系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等问题,形成了一批成果。例如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围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有深远意义的观点和理论。同时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如马寅初、薛暮桥、杨波、王学文、陶大墉、千家驹、许涤新、孙晓村、吴江等,对当时国家的财政经济政策进行研究形成一批重大成果。
2、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的经济学研究(“一化三改”理论,1953年-1957年)。这一时期,在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学围绕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为计划经济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的主线进行研究。突出的成果是毛泽东主席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形成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理论。“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这也是主体,即“一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是“两翼”,农业为一翼,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一翼。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理论界空前活跃,不同思想、不同理论、不同观点的争论此起彼伏,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
3、计划经济体制实施阶段(包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与调整)的理论(1958年-1977年)。从195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上步入了计划经济阶段,逐步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结构和国家计划统一调控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几乎完全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框内,研究如何完善计划经济,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时期也提出了一些科学理论,甚至对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有认识,但总体上出现了许多失误。尤其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伴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经济理论研究受到了极大影响,活跃局面逐渐消失,学术研究的政治色彩不断加强,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了极端。
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经济走过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道路,经济学也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线进行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以下阶段:
1、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阶段的理论(1978年-1984年)。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理论界将其称作市场取向改革。在这一阶段经济学界主要围绕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进市场调节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经济学界在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等方面基本统一了认识。在如何在计划经济内部引进市场机制的研究方面,经济学界结合农村改革实践研究了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变,从理论上论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合国企改革提出了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拨改贷”、“利改税”等改革思路。
2、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85年-1991年)。这一时期,经济学界围绕体制转型主线形成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在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了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理论;在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思路和国有企业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理论;在流通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有计划的商品流通体制理论;在价格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它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理论;在分配体制改革理论方面,提出了“合同工资”、“效益工资”等一系列新观点,开创了分配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结构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浮动工资制等;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由单一到多元投资体制的改革理论,主要表现为投资来源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建设市场化等;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各地包干、“分灶吃饭”,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的理论;在对外开放方面,提出了由相对封闭的国民经济系统转变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扩大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的渐进式开放理论。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1992年-2002年)。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至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中摆脱出来,市场经济开始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这一时期,经济学界围绕微观体制改革,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先后提出了“抓大放小”、“资产重组”、“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三改一加强”、“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以及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等观点;在中观体制改革方面,经济学界系统地对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体制等综合配套体系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提出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政体制理论、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理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理论等;在宏观体制改革方面,经济学界研究所有制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市场流通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宏观体制改革问题。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理论(2003年-)。这一时期,经济学界研究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围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大大促进了改革实践的进行。这一时期,经济学界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这一主线,对以下问题展开积极研究: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