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推进当代历史画创作的成功实践

2009-10-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梅 我有话说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10月20日在京落下帷幕。据中国美术馆统计,整个展览总接待人数逾5万,显示了观众对此次大展的期待与热情。

作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大美术创作项目,这项工程自2004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耗资过亿,吸引了全国1000余位美术家积极参与。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如此众多的美术

家参与主题性美术创作,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属首次。这一工程直接推进了当代历史画的创作,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是我国美术创作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展示历史神韵反映当代精神

历史是历史画的基础,但历史画不等同于历史,二者可以互相补充而不能互相替代。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说,从中国美术馆的实际收藏来看,虽然数字上说有10万件,但其中民间美术作品占了大多数,国画、油画作品相对偏少,而其中有分量的则是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留下的历史题材作品。《开国大典》、《地道战》、《百万雄师过大江》等是百姓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如何促进国家级当代历史画的创作与收藏,是中国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批历史画呈现了新时代特征。一位美术学院的教师认为,用新的艺术语言、新的思维方式创作历史画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而这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次历史画创作中,对于近百年的民族苦难、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不少画家都更切近历史真相。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人合作的油画《1937・12・南京》表现南京大屠杀,画面描绘了一个万人坑,乌云蔽日、惨烈的屠杀现场,震撼力非常强。作为整个展览中尺寸最大的一幅作品,“南京大屠杀”成为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作品之一。

展示历史神韵、反映当代精神,呈现人文气息,是此次重大美术工程创作追求的目标。张国琳等画家创作的《生死印》,被评委们认为是展览中的优秀作品。画面反映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率先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场面。画家完全革除了以往反映农民“高大全”形象的画法,将农民们置身于一个有点晦暗的大背景中,背负着“文革”创伤的农民们在一种复杂的情绪下,按下鲜红的手印,满脸是忐忑、茫然情绪。“这就是画家历史观的进步,不再是以前那种盖棺论定式的乐观主义表达,而是重回历史现场,真真切切。”美术评论家王镛说。

体现国家水平打造传世经典

这项创作工程的100多个选题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拟定后正式公布实施,涵盖了近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长征、南京大屠杀、横渡长江,一直到建设社会主义、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乃至新世纪的抗击“非典”,160多年来,中国面临的所有历史节点都在展览中得到体现。

国家为何投入上亿资金,启动这样的“创作工程”?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用1亿元的国家财政支出换得了百余件代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最强阵容绘制的精品,从资产的角度来讲,为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据了解,本次创作工程入选作品将由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收藏费用根据作品材料、尺幅大小和劳动强度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初步定为30万元和50万元两个档次。

对艺术家而言,五年磨砺一画,时间不谓不长,有些作品更是数易其稿,艺术家付出大量的心血与努力。但作为一个画家,能够承担这样一项任务,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永久留在中国美术创作历史上,对每一个作者而言也是非常荣耀的。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认为,这些创作代表了国家水平。观众们认为,相信其中一定会有传世经典,但哪些作品堪称经典,经典能否传世,它需要群众的口碑,岁月的磨砺,时间是最佳的考量工具。(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