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学习型社会”到“学习型政党”

2009-10-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

邓小平这一至理名言,说的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永不满足、永不停滞的鲜明特征。

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新中国欢庆60岁生日,中国共产党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执政,走过了60年的历程。

正值此际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一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引人注目地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管党治党的首要任务提了出来。

――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基本经验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治党之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关乎命运的是“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落伍”。

早年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针对当时的情况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每当面临社会的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时,“我们就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每当此时,学习就成为我们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很多老前辈们还记得,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号召全党重新学习的任务又一次被郑重提出。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从山沟沟里打出来的“土八路”不但要管理国家,还要管好国家,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那时全党上下空前的学习热情温暖着每一寸土地。

在这之后的30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的要求:“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

“几百个中央委员,几千个中央和地方高级干部,要带头钻研现代化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学习,善于学习。”

“我们不懂得、不熟悉、不精通的东西还很多,或者过去懂得的、熟悉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迅速更新,又变成不懂得、不熟悉了。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学习。”这是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作出的论断。“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他用这样的诗句比喻,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会一帆风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知识创造、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极富远见。

一部中共党史,就是在艰辛中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在艰辛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历史。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

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学习型”这个词,闯入人们的眼帘,是在2001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江泽民提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必须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学习是提高人的能力基本途径”。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经过全党决策,这一思想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

也就是在那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上,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里展现的,不仅是中国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因为这一目标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丰富,不仅是教育、科技、文化的繁荣,不仅是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富足,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完善和发展,是社会整体文明的提升、完善和发展。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先身体力行,为全党全国人民作出了学习的表率:

学习党的优良传统――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后,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去西柏坡,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执政思想一直坚持到今天。

学习各种知识――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国际形势等各方面知识,并且将学习情况公诸于众,引领全党全社会的学习。这一集体学习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

向实践学习――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每年都到地方和基层调研,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这一调研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2001年12月24日,中央党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当时的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创建学习型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动听的口号,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倡学习,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前提的,是一个富有时代精神的战略要求。这个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信息化、高新科技化和经济全球化,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独立自主地建设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江南北,城市农村,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蔚然成风。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带领人民群众创建学习型社会,要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须先将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在十六大召开后不久,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同时将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

“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是在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写进我党文件的。

为此,党中央制定了规划,井冈山、延安、浦东三个新的干部培训基地应运而生,同时办好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建立、运用电视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推进农村远程党建教育网络建设。

今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到了重要日程。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我们党在肩负时代赋予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时,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所宣示的现实而崇高的追求。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其中的艰巨和繁重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其数量和复杂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僵化、不停滞,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再推进。

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学习。

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人们注意到了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任务的时候,对这一任务的定位。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而学,为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而学,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60年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88年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告诉我们,学习,是赶上时代步伐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建立科学信仰的基础工程。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这一篇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出自青年毛泽东之手。怎样顺应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学习人类文明的先进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毛泽东那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在《西行漫记》中,当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交给毛泽东“一大篇关于他个人生活的问题表,要求他答复”时,毛泽东说他十六岁那年,在“一个有意思的新学校”里“读到自然科学和一些西方学问的新科目”。就是从这样的学习起步,毛泽东最后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还踏上了留法勤工俭学的航船,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那个他们心目中的“自由故乡”求学,使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更清楚了,那最朴素不过的“工业救国”理想破灭了,开始学习和追求共产主义。当他们回国时,一个个都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

李大钊是在中国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最早觉察到了俄国十月革命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他曾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事实就是这样,要赶上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要建立我们的科学信仰,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的学习,自然不能是教条式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中积累的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有人下车伊始,说:“山沟沟里不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1938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在讲到学习时,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是幸运的。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四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拥有这样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层林尽染中国红。

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照耀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古老的中国已经并将持续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

从现实需要来看,学习,同样是我们赶上时代的基础工程,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工程。

看世情: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推动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特点,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态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这一切,既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也形成了新的压力。我们将面对更多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复杂矛盾。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这对我们来讲,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看国情:今天,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三农”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发展方式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卫生事业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求解,都是现实提出的严峻挑战。

这样的新起点,这样的新挑战,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面临着一个“从头学起”的新任务和新考验。

看党情:世纪之交,经过改革开放,党的生机和活力被激发出来了。党已经完成干部队伍的整体性新老更替,“文化大革命”以后党培养的干部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年轻党员在党内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与此同时,党内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也格外令人忧虑。

正是这样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加强学习,实施学习这一赶上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工程。

令人忧虑的是,在干部学习问题上的调研表明,一些干部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一些干部碌碌无为“不爱学”,一些干部装点门面“不真学”,还有一些干部急功近利“不深学”。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有33.4%的受访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不足3小时,其中“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读书”的占40%;“应酬太多,读书时间被挤占”的占22.7%。

与不愿学、不爱学、不真学、不深学现象相联系的是,享乐多、应酬多、拉关系多、跑官要官多,由此而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

深层次原因,即在于这次全会的《决定》所揭示的:缺乏理想,信念动摇。

因此,提倡学习,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为了读几本书、记几个概念、背几条原理,而是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赶上时代;是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就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的根本原因。

创新学习制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人们还记得,丁亥新春,大年初三,胡锦涛总书记轻车简从,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正在那里接受治疗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方永刚。总书记说:“我看了你的事迹介绍,很受感动。你长期在军队院校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

建设学习型政党,重点就是要像总书记在这里说的那样,努力掌握和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顺应时代发展,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更好地带领人民在时代风云变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清醒地知道,如果不通过新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不能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就有失去执政资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危险。

因此,“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是这次全会明确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大要求。

根据这样的要求,《决定》提出: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长期战略任务。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专家们提请我们注意,按照这样的要求、这样的任务,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是一般地强调要重视学习、加强学习,而是强调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特别是党的学习制度创新。

据专家介绍,我们党提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是在借鉴国外现代教育学、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提出来的。

罗伯特・哈钦斯的“学习化社会”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为适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提出这样一些新概念,是为了把一个团队建设成为全体成员都能够超越自我、拥有共同愿景的团队,成为具有持续学习、持续创新、持续发展能力的团队,成为管理层次少而精,领导带头学习、成员自我管理的团队。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著名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终身教育必须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个支柱上,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学会学习,也就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创业、学会创造、学会发展,以学会适应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因此,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的要求。这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

我们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学习型组织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即在吸纳其精华的同时,赋予学习型政党以新的特定要求。例如长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这几年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自加压力、不断创新,提高全体同志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工作的科学性。

我们注意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个亮点。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

借鉴学习型组织这一现代管理理论,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制度上保障党的理论学习和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历史和现实已经告诉我们,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富有活力,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政党。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还将进一步告诉我们,一个具有现代学习制度的政党,一定是一个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政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