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女王》剧照
近期韩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善德女王》在网上也很流行。由于我在韩国访问、研究期间去过历史上新罗的国都庆州,对善德女王其人其事已有所知,也就成了这部
历史上的善德女王,姓金,名德曼,是真平王长女,后成为新罗第二十七代王,执政十六年。金富轼《三国史记》言其“宽仁明敏”,一然《三国遗事》记有其“知几三事”;而且正如电视剧所言,她执政时期新罗建造了至今仍完整存在的观测天文的瞻星台――这些历史上的事迹都说明,真实的善德女王确实是一个重视“格物”、善于“知几”的人物。《善德女王》电视剧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大胆对人物及其关系做了一些重新塑造。例如,为德曼设计了一个握有神权和极大实权的对立面――美室。德曼与美室的对立构成本剧的核心,但二人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即对科学与政治的关系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正是这一点促成了剧情的转折,从而导致了核心人物命运的转折。
美室是先王时代就崭露头角的能臣和神女,她自己并不信奉天神,却可以主管神堂,代王求雨问天。美室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依靠美色,还依靠其非凡的政治才干。她能结交和利用各类人才,其中包括科技人才。剧中最重要的“格物士”月川是个天文学家,能据北魏张龙祥编的《正光历》和南朝祖冲之编的《大明历》计算日月食发生的时间,误差只有一两天左右。美室先用权力为月川提供研究条件,满足其“格物致知”的追求,但却根据自己的政治目的利用天文计算结果。月川算出一次月食的出现,美室一派就利用百姓的无知制造恐慌,然后借天意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样,科学没有成为帮助人们摆脱愚昧的工具,反而被神女所操弄,成为愚民的手段和私欲政治的帮手。
由于一个不详预言而被王室抛弃的德曼,曾由养母带到中国避难,后返回新罗,做了花郎金庾信的郎徒。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她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即利用一次计算出来的日食,把原来对己不利的新罗国始祖的预言,转换成了确认自己公主身份的预言。不过,她的困难在于说服曾为美室所用的月川为其计算日食的发生。剧中,德曼与月川对话时产生了一个极高明的理念,即在其公主身份被确认后,将主持建造一座瞻星台作为国家天文台,让天文研究成为独立、公开的活动,天文研究的结果将不再被任何政治家随意解释、为个人目的服务;同时,天文学家也将不再是权势人物生杀予夺的对象。这个计划立刻赢得月川的认同和欣赏,于是他努力为德曼计算出了日食发生的大致时间。
最终,德曼由于成功预言日食而被王室和臣民接受,成为公主,达到了个人的政治目的;美室则因误断日食不会发生而失去神女的地位。德曼公主实现了给天文学家的诺言,她废除了设在神堂中的上天官职位,让月川负责建造一座瞻星台。她这样做实际上是抛弃了神权,把天文知识由私密垄断变为公开透明。按照她的说法,是要“消灭被政治利用的神权,从而终结围绕神权展开的斗争,实现格物、政治、祭祀的相互独立”。她的对手美室不能理解德曼的做法,认为德曼用计谋从自己手中夺走神权,而这种权利应该由自己掌握。在美室看来,愚昧的百姓只愿到神堂祈求万福,并不希望知道科学的道理,不会理解德曼的做法,因而她断定,德曼的做法对统治阶层与其自己都不利。
剧本设置的这个冲突性问题蕴含着很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代文明“走出中世纪”的文化指向。一般来说,远古的政治总是和神权扯不清,总摆脱不了神秘感和愚昧之气;与之相比较,走下神坛的政治会更加理性一些,与政治和宗教拉开距离的科学也会更加自由。这个话题,在西方文明中是所谓“政教分离”、“学术自由”的问题。但就东方的传统文明而言,在西方科学知识渐进前,还没有产生完全独立于朝廷的天文研究传统。《善德女王》在部分史实的基础上,巧妙地触及了这个重大的文明发展问题,赋予历史题材以崭新的文明内容,升华了人物的思想,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含量。
剧中德曼公主和对手美室有不少争论。美室强调,统治者利用“格物”造成自己在操控天机的幻象,有助于统治;如果放弃了神权,用什么加强王权、笼络百姓呢?百姓只想有人求到雨,并不想知道下雨的原因。德曼则认为,百姓的愚昧是因为统治者有意制造幻象,掩盖真实,不让他们知道,并不是百姓不想知道;一旦知道了真实,百姓就会自己做出判断,这就是进步。求知是痛苦的,但希望会减轻痛苦;有怀着希望的百姓,国家才会富强。当然,这次讨论虽然精彩,却还没有穷尽思考的余地――百姓的希望来自哪里,如何才能让百姓充满希望?人们常常是各有所望的,难的是如何把各有所望的人凝聚在一起,完成某种有意义或有价值的事业。
总体上看,《善德女王》反映出的科学理性为以现代文学艺术表现历史题材提出了有益的启示。贝奈戴托・克罗齐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人总是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历史,问题在于如何从现代文明的视角来看历史。在这方面,有两个基本的坐标不能偏离――科学的理性和文明的人性。如果一个作品能反映这两方面内容,就会有永久的文化价值。韩剧《善德女王》在这两方面都很出色,尤其是极为恰当地涉及了科学理性方面的内容,值得欣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