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培养一两个超越自己的人”

2009-10-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孙宁华 杨爱琴 我有话说

三次领奖,显示“中国实力”

2009年9月5日,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大厅,第十四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召开,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的“世界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颁奖仪式再次成为各国代表关注的焦点。当5位获奖代表走上领奖台时,来自中国的年轻博士赵耀东得到了更多的掌声和关注,因为只有他是来自

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才俊。

这份殊荣,苏州已独享了三次。自1981年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第七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上首次颁奖以来,中国青年医师朱剑虹、李晓楠已先后登上领奖台。令人惊叹的是,这三位才俊均来自杜子威教授创建的苏州大学“人脑胶质瘤研究团队”。

每四年评选一次的世界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获奖条件是35周岁以下的神经外科医生向大会递交论文,在学术创新和研究价值等方面被评审组视为最优秀的,评选出5位。设奖以来的20年内,全世界仅有40人获奖,绝大部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才俊能够三次代表中国登上领奖台,可谓是以非凡的实力树立起了世界神经外科领域青年医师的中国品牌。

学养深厚,培养“超越自己的人”

像许多青年才俊一样,苏州三位青年医师的成才,离不开他们背后两位学养深厚的导师――杜子威教授和黄强教授。

1972年,在学术上已颇有建树的杜子威博士,带着父亲捐赠的大量医疗、科研器材,举家回到故乡苏州,在原苏州医学院脑神经研究室开始了研究工作。在这批器械中,有5万转超速离心机、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等当时国内空白,然而又是他组建的人脑胶质研究团队开展工作所必须的实验材料,这为日后获得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及其裸小鼠膜型NHG―1,抗人脑胶质瘤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SZ38、SZ39等一系列国内首创的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这么多成果,杜子威没有满足,他认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贡献不是自己出多少成果,而在于培养一两个超越自己的人。”他利用昔日的同学关系,在日本建立了进修基地,先后选派二十余人赴日深造,当年由他送出去的人现在多数已成为各个学科的骨干。

如果说杜子威是中国人脑胶质瘤研究的开创者之一,那么,黄强则毫无疑问是最坚定的追随者。上世纪80年代初,黄强已经是原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脑外科的后起之秀,也是如今苏州大学附二院神经外科的创建者,其潜力和钻研精神颇为杜子威看好。

在杜子威的帮助下,黄强赴日深造,大大开拓了视野。回国后,他一边继续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一边废寝忘食地开展人脑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逐渐成长为团队的领军人物。而正是这位“得意弟子”,协助杜子威培养了朱剑虹、李晓楠两位分别在第九届和第十一届国际神经外科学大会上获“青年医师奖”的博士,使原苏州医学院成为当时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学院校;而后又独立培养了获“青年医师奖”的赵耀东。

甘于寂寞,攀登“医学巅峰”

三次站到世界舞台上去领奖,这不是偶然的。有人问“奥秘是什么?”赵耀东认为,导师40年如一日的勤奋与执着,带领我们瞄准国际前沿,正确把握胶质瘤研究领城中的“idea”。

的确,在将近40年的研究生涯中,黄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深深影响着团队。每天早上两小时的阅读“雷打不动”;无数个夜晚和课题组成员披着星光回家。因为一组实验数据的精确性要求很高,在2008年春那场几可及膝的大雪中,黄强不顾自己年逾古稀,带领课题组到协作单位做实验,并亲自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一个标本、确定每一个结果。正是这种精神,在他的研究生涯中才能圆满完成了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指导他的学生正在执行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黄强对学问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赵耀东的博士论文课题起初只是开展到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但黄强凭着对爱徒的信任和对学科的了解,要求他将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上。循着导师指点的方向,赵耀东继续向前摸索,最终找到关键分子,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成果。正是凭着这一成果,赵耀东戴上了“世界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的桂冠。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在基础医学研究上取得大的突破,就意味着要看淡许多个人得失,因为基础研究注定是寂寞的。黄强在选择寂寞的同时,却并没有放弃临床医生的责任,他像杜子威一样,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他的“开门弟子”、以精湛的微创手术在脑外科领域拥有“锁孔王”美誉的兰青教授,正是他严谨指导、放手培养的结果。而另外两位获得“青年医师奖”的博士,如今已分别成为国家“973”重大科研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和获得数百万美元科研经费的课题负责人。

能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两个领域都培养出顶尖人才,黄强颇感欣慰。如今,两位导师老当益壮,依然守望着这支研究队伍的成长。远在日本的杜子威设立了奖学金,连续十多年奖掖学子,深情的目光穿过清越的富士山直抵太湖之滨的千年名城;黄强则大胆假设着能否实现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肿瘤干细胞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将这一假设述诸文字,为后继者寻找一条突破研究框架的创新途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