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原来城里学校才能提供的办学条件,现在农村学校也能提供了;原来尖子生才能享有的教学资源,现在广大学生也能享有了。”记者日前从辽宁省凌源市教育部门了解到,通过科学推进城乡教育软硬件建设,该市教育在城乡间、区域内和校际间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据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十五
”中后期凌源农村教育基本沿袭乡乡办初中、村村办小学的模式,撒芝麻盐式的资金投入很难改变教育落后的状况。近6年来,凌源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建12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农村小学,促成6所农村高中并入城区高中,撤并18所初中、78所小学、16所小学下伸点,实现了高中教育城镇化、初中教育集约化、小学教育标准化的目标。此外,教育部门陆续调整充实80%的农村学校领导班子,实行区域间、城乡间选拔交流;为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招录配备教师800多名。“2008-2009学期凌源全市教学质量排名中,8所农村中学进入前十。因为办学标准‘尺子一边长’,现在99%的农民子女选择在乡下就地就读。”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源均衡。2003年凌源实施城乡统一分数线政策;2006年不再设置重点学校,整合后的城区3所高中重新配置骨干师资,统一平分高一学苗。“以前名校争抢高分学生,家长四处托找关系。现在各校师资生源‘肩膀一边齐’,教育公平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学生家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