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顺利,一个月之内,欧盟将诞生欧盟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这将是欧盟努力成为全球重要“一极”的历史性事件。
10月29日晚,欧盟秋季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结束。会议决定接受捷克总统克劳斯为签署《里斯本条约》所提出的请求,以促使该条约尽快生效。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只有捷克尚未完成《里斯本条约》
《里斯本条约》将在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条约,欧盟将设立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职位,负责主持欧盟会议、协调欧盟内部立场并对外代表欧盟,也被称为欧盟总统。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已经表示,一旦捷克完成批约程序,将在11月中旬召开特别峰会以讨论该职位人选问题。
欧盟从二战后的法德煤钢联营起步,经过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的“经济共同体”,实现了货币一体化,最终走向今天的政治一体化雏形。而在欧盟理事会首位常任主席这个极具标志性的人物将要横空出世的时候,各国媒体和公众都在议论纷纷。但欧盟有关各国政府却都小心翼翼、三缄其口,对可能的人选和支持与否闪烁其词,这更证实了在这表面的平静之后,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和讨价还价正在如火如荼。其中,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是最具实力、但也争议颇多的人物。
如果布莱尔能够担当“欧盟总统”的大任,对欲在新世纪的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欧盟而言,倒是一个具有足够国际知名度和活动能量的人选。但是,他领导下的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也不参加互免签证的申根协议,给人的感觉是英国对欧盟还有疑虑,尽管他本人一直是欧洲联合强有力的倡导者。还有,他迎合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支持“攻伊倒萨”的伊拉克战争,也给自己树立了不少敌人。据悉,欧盟大约有7个国家的中左翼政府反对布莱尔出任新职。而原来提名他任此职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最近的表态也颇暧昧,更不用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了。因此,最近几周以来,布莱尔突然从一个炙手可热的人选,成为欧盟成员国内部低调议论的对象。
除了布莱尔之外,目前谈论最多的另一位候选人是卢森堡首相让-克洛德・容克。他兼有法德双重文化背景,是欧元区主席,主持欧元区财长会议。更重要的是,他来自一个小国。这对欧盟成员中众多的“小兄弟”来说,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相对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
欧盟制宪委员会主席、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曾说:“欧洲必须要找到和培养自己的乔治・华盛顿。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可能在欧洲问题上甘愿保持低调,以求不给自己治理本国带来负面影响。但这可能是一种倒退,甚至是对欧盟美好梦想的一种巨大伤害。”在国内政治、地区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巧妙平衡之中,欧盟正面临着重要的选择!
(本报布鲁塞尔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