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才教授的新著《马克思的遗产》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体现了作者精益求精、务求彻底、锐意创新的学术追求和科学精神。而且,由于作者熟悉近现代德国哲学并精通德文,在文本诠释方面显示出其独特优势。此外,作者也十分关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关注中国现代
《马克思的遗产》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对马克思哲学的起源、本质和内在逻辑,对其中所包含的哲学观、本体论(存在论)、思维方式、政治哲学、人的理论等诸多方面,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阐释和描述。作者从西方哲学发展史、尤其是从近代德国哲学发展史来看马克思哲学的生成,认为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中,不仅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对立的传统,而且存在“主体主义”与“客体主义”两大对立的传统。马克思在扬弃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时,解决了哲学史中古老的“实体”与主体、精神与自然、必然与自由、一般与个别的对立问题,使这两大对立传统实现了新的综合。这种综合决定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质特征: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和中介的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人与社会、本质与存在等的有机统一。
也正是在这一视野下,作者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哲学基本问题和价值论等给予了独特的阐明。例如,作者认为,在马克思那里,物质概念与实践概念是一体化的,物质作为实践客体是实践化的物质,而实践作为主体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则主要是物质性的实践。这使作者有可靠的根据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论)归结为“物质―实践”本体论(存在论)。又例如,作者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人的学说,认为马克思对以往人的理论的变革集中体现在将“现实的人”具体化和提升为“个体实践主体”,并将这一个体实践主体规定为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
该书附录的《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结构的重建》尤其体现了作者对原著的精细研究。作者追溯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出版过程、文稿保存状况,认为现存版本的编排结构仍存在若干不合理之处。在仔细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的现存结构之后,作者提出了文稿结构重建的设想和方法论原则。作者认为,重建的概念排列和逻辑线索应当是: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引论)――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存在与意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分工与所有制――市民社会――国家、法――意识形态――个人与阶级、共同体――结语。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将原结构的22个主要部分按上述概念先后排列顺序重新编排,分为10个部分或10节。作者的这一建议受到《马恩全集》国际2版(MG2)编委会和国际学术界同行的重视,并被译成德文作为《费尔巴哈》章重新编排的参考。
作为中国学者,侯才教授不仅能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进行研究,同时又能够跳出文本从东方文化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马克思的遗产》中有一章为《中国“悟性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结构的重构》,便是以东方眼光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型。该文提出,既有的认知结构模式源于康德将人类的认知结构划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次的理解。康德的这一划分和概括,提示了认识的基本层次或基本要素,确立了理性的至高地位,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它甚至成为一种被哲学家们所普遍认可的普适性的权威定论,未受到任何质疑。然而,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在尊重理性的同时更为注重“悟性”,在本质上是“悟性主义”的。这种“悟性主义”在儒家的“格致”(格物致知)、道家的“玄览”和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悟性”理论中体现得最为集中和鲜明。悟性兼有感性和理性的特点,因而是具有辩证性质的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洞察或领悟能力。它具有自我性、本体性、整体性、直接性及逆向性等特征。悟性如同感性、理性一样,也是人类认识固有的一个重要层次或重要因素。康德哲学将“悟性”排除在认识过程之外,是对人类认识的一种肢解和片面化。据此,作者提出了关于认知结构的一种全新模式:感性、理性和悟性。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应在充分吸收西方理性主义的优长的同时,继承、提升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悟性主义遗产,从而推动哲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