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强化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创新性思维

2009-1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元? 常晓鸣 我有话说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产业格局发生着深刻变革,也推动着产业发展理念的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强化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及国内产业有序转移与升级的创新性思维,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的五种类型

一般而言,产业转移是指特定形式的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产业中的企业等主体将产业整体或其中部分从原产地迁移到其他区位进行生产活动。

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从产业转移的空间特征出发,将其划分为国际和国内转移,或分工组织关系上的垂直和水平式转移。这一视角显然忽略了产业发展内在的技术约束和产业结构关联。若以产业的技术、市场需求和功能发挥特性为依据,则可将产业转移划分为如下五类:一是淘汰型转移。指生产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企业就会进行技术的更新改造,资产专用性迫使淘汰的生产线设备要实现价值回收的最大化,于是异地迁移便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二是产能型转移。指产业受制于当地的生产要素供给、产业规制或产业周期等瓶颈制约而被动寻找满足其生产条件的空间替代;三是扩张性转移。受到追求新市场和扩大市场力量的驱动,只要某种产品具有在目标市场的扩张前景,就会发生由制造、装配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渐进式移动;四是配套型转移。与社会分工和上下游产业紧密联系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等微观主体为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主动通过直接投资或外包订单等协作方式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更具比较优势的生产区位;五是延伸型转移。主要指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的产业转移。这种转移兼具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外延拓展和内涵适应性调整双重特点,通过与目的地基础设施、服务环境条件等因素的横向融合,形成更大规模和更具活力的生产性网络。

区分和识别五种产业转移类型,既可为发达地区制订相关产业组织和规划政策提供依据,更有助于欠发达地区克服产业承接的盲目和冲动,选择性承接与本地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相匹配的淘汰型和产能型产业,引入符合本地产业结构水平的扩张型和配套型转移,支持延伸型产业转移发展,最终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达到提升自身产业绩效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

寓产业升级于产业转移之中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生产效率由低到高的转化过程。它具有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优化、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实现、乃至革新性技术应用和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意义。

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将产业升级寓于产业转移之中,有利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对原产地而言,不符合其比较优势或生产条件的产业迁出能使该地摆脱相对滞后的产品和产业压力,集中各种要素发展更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先进产业,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进程;而迁入地则可通过对转移产业的承接,吸纳相对匮乏的资金和技术装备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技术溢出效应和结构成长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更为迂回的生产组织方式和高附加值环节上生产要素的聚集,这限制了处于相对低端产业形式的发展动力,间接加快了后者向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地区转移的速度和力度;欠发达地区主动承接由迁出地转移来的产业及技术设备,以提升相对滞后的要素密集程度和产业技术结构,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优化目标。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体现了产业发展在空间结构和价值结构上不同的发展轨迹,但都有助于推动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对应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冲突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向我国的产业转移一直停留在制造和组装等低附加值水平上;同样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也存在着因无力承担资源和租金等生产成本上涨而产生传统产业的“抛出”现象。中西部地区只能在这些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的淘汰型或产能型产业转移中被动承接,个别地方甚至为追求一时的GDP增长“快感”而攀比性承接,“饥不择食”地引入被淘汰的产业包袱,造成了区域间产业同构化严重的现象。转移而来的产业项目不仅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体系,更加剧了对产业结构的挤出效应和政府的债务风险。因此,深入探索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和可行途径,对于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实现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前瞻和指导意义。

突出自主创新与产业承接的结合

无论产业转移还是产业承接,都体现了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在空间或技术结构上的重新整合,其本质是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发展趋势的加快,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间经济竞争的核心能力。在这一背景下,自主创新成为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继而借助于技术水平的跨越进入国际或区域分工体系高附加值环节的必由之路。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基础型研究和应用的原始创新、技术知识和组织的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三种形式。其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造等阶段培育而成的核心技术能力,在我国产业转移和升级中扮演了决定性角色。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使用第三方技术供给和国际并购等多种形式,加强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的产业化应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性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

制度创新和产业环境创新也是我国发展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强化和协调技术创新中的利益机制,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市场交易和中介服务以及相应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制度性体系,为在产业转移和升级过程中的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架构、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同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一个有利于要素流动、科技成果产出和创新信息扩散的市场化环境作为支撑,通过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此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人,因此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机制的创新也就格外重要。人才是实现从科学创新到技术创新飞跃的根本,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点。可以说,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就抓住了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主动权。不仅如此,在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这一复杂过程中,学习和学习机制的创新也应当得到重视。这不仅是指生产特征领域的显性知识学习,也包括在“干中学”、“用中学”等过程中对隐性知识的有效获取。着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性学习,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解决我国目前创新能力薄弱,带动我国产业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的重要举措。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成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我们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带动产业的有效承接和有序转移,着力培养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参与更高价值链环节的国际分工的同时,推动基于国内价值链的产业体系构建,以最终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