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从中国美学的眼光看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从中国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来看近二三十年西方美学界讨论的几个热点问题,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一、关于自然美问题。人与自然物能否沟通和契合,能否“?然而兴”,能否生成审美意象(“美”),这要取决
王列生:论内在焦虑中的中国文化制度创新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文化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说,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强烈呼唤,这种呼唤声中隐含着我们党新的文化自觉,以及这种自觉难以落实到文化制度功能层面的内在矛盾。我们的问题并不出在文化观念层面,而是出在适配性制度安排缺位这一环节。对于这种缺位,公共知识领域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它至少在如下方面已经显得十分尖锐:(一)叠合性政府结构并随之产生文化政策影响中的功能配置紊乱,(二)缝隙性政府结构并随之产生文化政策实施中的功能配置遗漏,(三)权力型政府结构并随之产生文化政策形成中的功能配置失范。如果我们的文化制度改革沉溺于从技术层面进行体制更新和功能修复,以寻求文化激活中的解放文化生产力和调整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相适应的文化生产关系,其结果是不得不被逆向功能配置条件的难以实现所阻碍和困扰,不得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事倍功半,关键在于如何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行适应时代诉求的总体性文化制度设计,以宏观创新带动微观改革,从而使中国文化制度创新取得实质性成果。(闻言)
罗振亚:1978-2008新诗成就估衡载《渤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新时期诗歌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以多元审美形态的并存竞荣,打破了现实主义被定于一尊的诗坛抒情格局,以文学个人化奇观的铸造,为新诗引渡出一批才华、功力兼俱的诗人和形质双佳的优卓文本,也为后来者设下了丰富的艺术“借鉴场”。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化立场的高度标举,更使诗坛上群星荟萃,众语喧哗。而美学原则、文学形态共时性的良性竞争,相对稳定的偶像时期和天才代表的“经典”的确立,十分有助于诗坛理想格局的形成,也正是一个时代诗歌繁荣的标志。尤其是第三代诗以来,先锋诗歌那种边缘思想和反叛立场所带来的自我调节与超越的能力机制,更是既利于消解中心和权威,营造诗坛平等活跃的氛围,保证主体人格与艺术的独立,同时又对抗了狭隘的激进主义因子,构成了诗坛活力、生气和希望的基本来源。(建法)
谢兆树、褚春元: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载《中州学刊》2009年第5期
20世纪末叶以来,消费主义传入我国并迅速蔓延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消费主义从消费物质到消费历史,历史成为一种异化了的消费资源,正日益失去其本真性、庄严性、严肃性。而这突出地表现在当前的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上,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反历史性代替了还原历史性;娱乐性代替了严肃性;商业性代替了宣教性,从而背离了历史题材剧的本质。要走出这种创作误区,应做到三个“相结合”:即艺术创作与唯物史观相结合,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相结合,消遣娱乐与寓教于乐相结合。(采薇)
颜敏:论《芙蓉镇》载《文艺争鸣》第10期
《芙蓉镇》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屈指可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长篇小说之一。为什么这部15万字的小说可以获得精英群体与大众社会的一致认同?从表层的文学外部关系上讲,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理想的社会与激情的文学同质同构;社会的文学平均值较高,文化分层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显豁,成功的作品很容易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芙蓉镇》通过社会剖析与人性分析的方式,描述了特定年代大陆中国的社会关系与戏剧人生。可以从4个方面分析:1、苦难的承受者与极左政治社会:胡玉音、秦书田;2、罪恶的播撒者与畸变的负面人性:李国香、王秋赦;3、世俗人生的拯救者与深层文化结构的人格倾向:黎满庚、谷燕山;4、艰难的现代转型:叙事模式中的传统审美心理积淀。如今,《芙蓉镇》的背影渐行渐远,浩劫年代民族的创伤巨痛也恍如隔世。(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