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守望空中力量的健康

2009-1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永昌 我有话说

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人民空军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如今空军飞行人员甲类身体率达90%,健康出勤率达95%,折射出60年来空军卫勤建设的辉煌成就。

实战是第一个老师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赴朝作战。参战空军卫生人员在战场抢救、收容战伤跳伞飞

行人员的同时,获得战时飞行人员预防保健、医疗救护、后送和寻找、救护跳伞、迫降飞行人员救治等方面的实战保障经验。

在东南沿海战备中,空军制定《空军基地战时卫勤保障工作具体要求》,提出“加强基地(场站)的救护工作,轻伤病员就地治愈,重伤病员治疗到伤病情稳定再后送”的原则。在援越抗美作战中,空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积累了防空部队战场救护的新经验。

在探索中前进

1965年7月21日,空军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卫生工作条例(草案)》,这是人民空军成立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航空卫生法规。1983年空军组织对歼强机飞行人员进行航空生理训练试点。1984年,组建航空生理训练科4个,对疗养飞行员进行高空缺氧体验训练、加压供氧呼吸训练、提高抗荷能力训练、预防和克服飞行错觉训练。1987年,以边远空军部队团以上单位卫生机构为依托,集中使用区域内各部(分)队卫生人员和医疗设备,建立空军部队医疗中心10个,担负空军边远基层部队的医疗、保健和救治任务,成功探索了区域化、基地化卫生保障模式。1993年以来,空军卫生工作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和空军战略转型建设的需要,以军事斗争为龙头,紧紧围绕航空卫生这个中心,突出部队卫生、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等重点,积极解决基层连队看病就医困难等问题,空军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发病率低于全军指标

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近年来,空军卫生部门积极研究探索空军部队应急作战联勤保障模式机制。坚持以新机和一线航卫保障为重点,研究制定《空军高性能战斗机航空卫生保障规则》,对飞行员进行新机改装体检和航空生理训练,选拔生理心理素质好、飞行耐力强,适应新机战技性能要求的飞行员,有力地促进新机部队战斗力的形成。建设空军卫生防疫防护体系,空军部队昼夜发病率为0.82‰,传染病发病率为13.2‰,均低于全军规定的指标。

坚持以解决部队航空医学实际问题为主要科研方向,配合空军航空兵部队各个时期的作战训练和改装、新机研制等任务,重点解决现实保障中的重大科技问题。60年来,航空卫生共获得国家、军队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198项。其中,国家二等奖2项,军队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飞行状态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等9种装备列入《全军“十一五”装备计划》;睡眠生理记录检测仪等设备列入空勤科建设标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