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某些辞书或动物学分类,“熊猫”也称“大熊猫”、“猫熊”。笔者以为,“猫熊”这种称谓不妥,也是一种错误。
早期的称谓
清朝光绪年间,一名法国传教士深入我国西南地区,在山民家中发现一种黑白相间的动物毛皮,打听后得知“这是当地山中一种熊,时有出现,被称为‘花熊’
称谓混乱的原因
清末民初,一批西方人跑到中国西南山区进行科学考察或偷猎活动。他们中有人在山区发现一种体型较小的有尾熊,与北美洲的“浣熊”相似,当地人称其为“山地熊”或“猫熊”。
民国以后,有些书刊由传统的竖排改为横排,有人称“由于左右行文的不同,把‘猫熊’读成了‘熊猫’”,其实还是动物学界没有将其明确地分类。上世纪的辞书也是混淆不清,50年代以后,“熊猫”一词开始风靡全国,传遍世界。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有些动物学著作称“熊猫”既不属于熊科,也不属于猫科,专门为它设计了“大熊猫科”,与犬科、猫科、熊科、浣熊科并列,并称之为“最新科研成果”。这实际上是自相矛盾――既然“非熊非猫”,为何还叫“熊猫”?看来,这不但是叫法上的错误,也是分类上的错误。
应该属于哪一科
笔者以为,猫科和熊科不能混为一谈。猫科属食肉动物,熊科属杂食动物。猫科分为家猫、山猫、猞猁、虎狮豹等种类,与所谓“熊猫”无任何相似之处;熊科分为黑熊、白熊、棕熊、灰熊、浣熊等种类,与“花熊”有很多相似处。从体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看,“熊猫”都和熊类相一致,因此把它列为熊科是合适的。虽然此类动物珍稀、食性单一、繁殖困难,但列入熊科进行说明就够了,不必另设科目。
叫什么最合适
既然“熊猫”和猫扯不上边,就应把“猫”字去掉。可以用旧名称,如花熊、黑白熊,也可另起新名。
动物学家给新物种定名有严格界定,例如公狮母虎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称“狮虎兽”,母狮公虎所产生的后代称“虎狮兽”。以此为鉴,“熊猫”叫什么最合适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它的分类即熊科属性,参照老叫法“花熊”,再考虑到它是中国特有的物种,综合起来可以叫“中华熊”――这与中华鲟、荷兰牛的叫法类似,也方便记忆和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