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很多新部署、新要求。在当前大发展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一个领导干部如何做到自身立得住、工作干得好、群众信得过,是必须以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有三条很重要,就是爱读书、肯实干、操守正。
做爱读书的领导干部。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不外乎读书和实践两条途径,
做肯实干的领导干部。对于一个干部来说,“干”是本分、是境界、也是最好的工作方法。新的形势和任务无时不在检验我们各级干部的实干精神和实干能力。肯实干的前提是“肯”,就像孔子倡导的“事思敬”、“敬事而信”,以恭敬、敬业的态度对待事业,保持干事创业的境界和激情;肯实干的要害是“实”,就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研究实法、多办实事、务求实效;肯实干的根本是“干”,一切机遇只有在“干”中才能抓住,一切办法只有在“干”中才能找到,一切问题只有在“干”中才能解决。做肯实干的领导干部,既要有“肯干”的追求,又要有“实干”的精神,还要有“干好”的本领。这不仅需要大力弘扬“铁人”精神、“老黄牛”精神等优良传统,还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既要汗水更要智慧,既有作风又有做法,既要苦干又要会干。概言之,肯实干是想干事和会干事的统一,是有干劲和有办法的统一,是讲奉献和讲效果的统一。
做操守正的领导干部。操守是一个人志行、品德和气节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品格德行,立身所贵”。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操守正应该有两层含义:一要有政治操守,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百姓,保持优良的政治品格;二要有人格操守,做到为人正派,品行端正,正道直行,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两种操守兼备,一个领导干部才能“立”得住,才能有公信力和感召力。操守是一种内在修养,但会外化为人格魅力。这种魅力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只有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修为中来。做操守正的领导干部,需要“五个经常”:经常反思理想信念牢不牢,把党性锻炼作为日常必修课,时刻警醒和检视;经常自问宗旨观念强不强,遇事问心里是否有群众、做事问是否站在群众立场上、政绩问是否体现在群众身上;经常审视遵守纪律严不严,做到敬畏党纪、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百姓;经常掂量责任履行够不够,以寝食不安的态度对待一权一事,以夙夜在公的精神尽到一职一责;经常内省道德操守过不过硬,坚持不懈地修身润德,不断追求人格的健全完善。
爱读书、肯实干、操守正三者相互交融,互促共进,应当贯穿于领导干部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过程。在读书学习中提升自我,在干事创业中体现价值,在自觉修为中砥砺操守。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百姓。
(作者系中共济宁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