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医大校长樊代明和他的研究团队

2009-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段晓宏 徐锋 任伟锋 我有话说

从战士到将军,从学生到院士,从医生到院长,从教员到校长,从普通科研工作者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从名不见经传的留学生到世界消化病学大会主席,他把一个仅有几十人的消化内科建设发展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消化病医院;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历经18年的艰辛探索,首次提出胃癌序贯预防策略,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空白

,为人类最终战胜胃癌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医药卫生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7年军旅生涯,樊代明院士走过了人生旅途的一个个辉煌“驿站”,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众多奇迹。

从“较真”说起

樊代明是个有个性的人。他敢说话,还特别较真。那年,第四军医大学请来了理论权威作报告,大礼堂里坐满了人,可开讲不多久,底下就开始有人昏昏欲睡,有人开起了小差。“对不起,教授,您讲的这些内容我们早就从文件中学过好几遍了,能不能讲点新东西?”全场愕然,演讲者一愣,他还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短暂沉默之后,演讲者选择了离开讲稿,如同放开了手脚。接下来的演讲,少了官话,多了实例,赢得阵阵热烈掌声。樊代明的举动,换个人,出于礼貌,恐怕也就忍了吧。

在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的较真是出了名的。当副校长时,他搞起了“精品讲座”学术交流活动,而且每场活动亲自坐阵,不管你是大教授还是小医生,每人10分钟,讲你的学术见解,不能说多余的废话。你要用“感谢领导和老师前来”开头,准会被他打断:“进入正题”。为了这10分钟,所有人都没法对付过关;为了讲好这10分钟,有人甚至请外面的专家帮忙制作精美的PPT。

三年多下来,百场讲座,较真的结果是讲座从最初的台上人比台下人多,到现在,由教室到会堂再到大礼堂,最多时人数达数千人,每有讲座还需要提前占座位,来晚了只能站在过道上、窗户外听。

樊代明的人生有几次大的跳跃,而每次也都与他的较真有关。当初在部队当战士时,他想分配去卫生队,可偏偏让他去喂猪。喂猪就喂猪,他想方设法把猪喂得又肥又壮。后来当炊事员,他又练就了一手好刀工。等他真的到了卫生队,一次眼睁睁地看着战友因医疗水平所限而失去了生命时,让他有了一定要做个好医生的愿望:“离开那个地方时,我来到了这个战士的墓前,暗自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当一名好医生。30多年后,我又回到那个地方,百感交集。医生可以救人,好医生就等于救命,要做就做一个救命的医生”。

“就是这样的信念,一直在激励着我。每当遇到科学研究难题,回想起那段经历,想起牺牲的战士,肩上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了什么了。”

从战士到院士

1978年,他完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的本科学习,成为第四军医大学的第一批研究生,在这里他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业,实现了从战士到院士的跨越。

从战士到院士,有人说,因为樊代明聪明。他思维开阔,爱好广泛,科研中善于触类旁通,因此面对困难时,他总是游刃有余,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他周围的人则知道他其实比别人付出得更多。“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首先还是战士”――这是樊代明爱说的话。他自己就是用了一种战斗的姿态,才将别人的奋斗历程浓缩了,在人生的路上不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1985年,当他以优异成绩被世界卫生组织选送到有着一流治癌专家和研究设施的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深造时,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医生搞中草药还行,用高科技进行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你们还是小学生……”

这话虽然听起来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但要驳倒人家,不需要申辩,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他研究的课题是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当时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学者在摸索,其制备技术和培育过程极为困难。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樊代明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查找文献和做实验上,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研制成功4株人源性胃癌单克隆抗体。这一消息震惊了日本同行,日本《药业时报》用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一成果。

为尽快让世界一流技术诞生在中国,回国后,樊代明带着同事建起了实验室,反反复复实验,翻阅查找大量文献,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一年内,他制作了3万余张病理切片和2万多张ABC免疫酶标等特殊染色片,并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每一张片子。正是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3种诊断和治疗胃癌的新方法,使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上世纪90年代初,樊代明又把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结合,建立了胃癌血清免疫诊断方法,只需一滴血便可检出早期胃癌,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从45%提高到70%以上,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的1月9号,人民大会堂,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樊代明和他的科研团队摘得了我国医学领域该年度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的研究项目《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首次提出了胃癌序贯预防策略,有效降低了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填补了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空白。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人类最终战胜胃癌开辟了新途径。

走上这条研究之路,源于他知道几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大致每3分钟就有1个中国人死于胃癌,每年有30多万人被胃癌夺去生命。

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在我国也是一种最常见肿瘤。胃癌早期难发现易治,晚期易发现难治,而现实情况是一旦发现大都是晚期,治疗效果很差。作为院士的樊代明校长,半生的精力都倾注在苦战这个难关上。他带领科研团队,近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包括973、863、国家攻关课题等在内的70余项基金资助;获得了包括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国家发明奖在内的24项高等级奖项;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消化界唯一的国家重点试验室。

为了获得准确的科学数据,樊代明亲自带领大家到癌症高发区进行取证和调查。村里不通车,他们靠步行进村。实地的调查,使他们掌握了科研第一手资料――极有参考价值的家族生存谱。樊代明甚至亲自派车到这个村,把所有的村民接到西安验血、做胃镜、留标本……

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他们首次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人群37%胃癌的发生,可完全防止无癌前病变人群胃癌的发生;首次证实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病源因素;首次系统研究并证实,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化学预防;首次发现胃癌特异性抗原对胃癌癌前病变的预警作用;首次筛选到与胃癌多药耐药关系密切的114个分子。此研究引领了胃癌的防治方向,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

他们终于成功了,在国际上有了自己的发言权。樊代明由此成为国际胃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

站到世界的舞台上

1995年,42岁的樊代明被任命为消化科主任。强烈的忧患意识激起了他带领团队向医学前沿冲击的斗志。

挑战前沿的路从来都是艰辛的。樊代明院士经常说,科技创新就是饱经艰苦,寻找一条走出地狱的道路,谁最能吃苦,谁最能坚持,谁就能最后走出去。

2004年4月,一场被称为“学术盛宴”的精品讲座在消化科拉开序幕。志在千里,始于足下。千里是什么?那就是建设世界先进研究型大学。足下是啥?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从点滴做起;那就是教师要讲精品课程,医生要有精湛医术,研究要有尖端成果,甚至党政后勤要实现精细化管理。

出国68次,访问30多个国家――樊代明院士不仅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独领风骚,而且几年下来,他的团队也齐刷刷地站在世界前沿。

还记得当初,他要求论文要发到国际学术刊物上,竞聘中层管理岗位的条件是要组织国际学术会议时,内部炸开了:“开国际会议?谁来呀,那些国际知名专家是你让来就能来的吗”。一位教授拉住樊代明说:“到国外发论文,要求过高了点吧,我这个当导师的还没有呢,咋要求学生啊。”

他要的就是这种危机感。第四军医大学50多年的历史,不可谓不辉煌。硕果累累,大师辈出,有着70多个全国第一或唯一。然而,进入新世纪,别人都在往前赶,第四军医大就如同陕北的地形――塬高峰少,一些人习惯于塬上思维:“比不上发达城市,可在西北,我们仍然是最好的医大”。樊代明要改变的就是这种“塬状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樊代明担任科主任的消化科,学术论文数以占本国同行10%、20%、30%的速度逐年递增,令各国专家关注。1999年,国际胃肠病学会主席Tygat教授专门建议,由消化科主办一次国际性胃肠病会议。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仅消化科就有12人次做大会发言,他们与50个国际研究机构和医院建起了高端对话。之后,又举办了6次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专家讲学,实现了科研水平与世界前沿直接接轨。

他的“精品战略”是全方位的。SCI论文是走向世界的桥梁,问鼎世界的标志之一,也是“西京制造”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个团队包括研究生在内,人人有SCI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21篇,居全国消化界第一。

胰胆管造影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成功率一般达到80%至90%以上就了不起了,郭学刚教授完成的数千例高难度的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率达100%,创造了奇迹。一位患有胰胆病的患者在西安某大医院做了4个小时的手术仍未见效,他用内镜从患者口中进入肠中进行胆管取石,不用开刀,只6分钟就轻松搞定。有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说:“就是精益求精,不断地严格要求”。

人人有SCI论文,这在有些单位看来已经了不起了,但是他们认为这还远远没有达到精品的要求。不但要发表,还有提高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越高,在国际上越有话语权。原来只要发表就给予表扬,从去年开始,要求必须影响因子达到4以上才算成绩,今年又提出影响因子达到5以上的要求。结果,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越来越高,最高的达到 28.5。

“长江学者”吴开春教授研制出5种有肿瘤治疗活性的疫苗,正在建立消化病生物治疗新技术;“长江学者”刘杰教授成功克隆一组对肿瘤尤其是肝癌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基因,引起世界同行极大关注;“80后”博士洪流在JAMA上发表了影响因子高达25.8的论文,多次受邀在“世界胃肠病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被美国胃肠病协会誉为“未来科技之星”;27岁的学术新星梁洁应邀参加2007年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学界大师面对面交流,他们真正走向了世界。

消化内科出名了,但作为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的樊代明院士脚步一天也没离开消化病学领域。3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1点,深夜都去探望一下病房的病人。他的这一习惯也时刻督促着全院的医生。有人说,樊院士您这么活着太累了,而樊代明却说:“顶多是身累心不累,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

2008年9月15日,在印度新德里,当大会主席宣布由樊代明院士代表中华消化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华肝病学会、中华胃肠外科学会4个专业学会联合申办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暨世界胃肠病大会时,会场鸦雀无声。申报会上,樊院士带领的竞争团队递交的竞争材料多达70页,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与会专家陈述10分钟,精彩的回答激起了会场热烈的掌声。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最终取得了2013年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暨世界胃肠病大会在中国的举办权。据悉,亚太地区消化病大会由19个成员国组成,世界胃肠病大会由104个成员国组成,是世界消化病学界的“奥运会”。世界胃肠病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参加人数多达上万人。届时,樊代明将任大会主席。也就是在这次大会上,樊代明和吴开春两位长江学者还当选亚太地区消化病学会常务理事,并分别荣任该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和科技奖励委员会主席――一个学科有两位学者在同一个国际学术组织担任两个委员会主席,这是史无前例的,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荣誉。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樊代明院士和他的团队苦干、硬干,在为民族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拼搏着,他们不愧是民族的骄傲、人民的自豪。

 

樊代明院士悉心指导年轻医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