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急症,不少研究显示,气象因素特别是温度与心绞痛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对2005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期间北京地区5704例不稳定心绞痛发作病例的收集,以及对同时期气象资料,包括气压、湿度、气温和风速的分析,证实了低温以及低压环境下易发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最高的
1、冬季北京上呼吸道感染增多,炎症因子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并影响血管舒缩,引起血压、心率变化,影响心肌氧耗及供血量。
2、寒冷可引起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
3、血脂增高,可能与气候及冬季进食食谱相关。
4、气温降低时,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清因子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
9月、10月的北京温度适宜,气候变化小,心绞痛发病率亦为全年最低。国外也有一些研究指出,高温也可增加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率。上述5704例大样本研究,也证实当气温超过人体最适宜温度(20―25℃)时,发病率开始增加。
另外,气象因素中除了气温外,气压因素也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有影响。专家们发现随着气压下降,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率升高。
因此,需要根据气温及气压的变化,预防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