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师魂,应该怎样去传承

2009-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黄进 徐锐 我有话说

日前,在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新中国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评选”活动评出的20位教育者中,南京师范大学报送的陈鹤琴、吴贻芳、鲁洁、朱小蔓和侯晶晶五位候选人成功入选。担任评委的一位教育部专家这样评述:“南师大从数量上在参评高校中拔得头筹,更难能可贵的是就入选者年龄和事迹来看,展现出师德传承和践行的清

晰脉络。”

这是南京师范大学强化师德建设的见证之一。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里,该校始终诠释着师德在不同时代的涵义,彰显出百川汇聚的“师德影响力”。

一种“精神遗产”:传承师德,薪火相继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走进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史馆,如同品鉴一篇“形散而神聚”的美文,诸多大师先贤、师德佳话,让人不禁从心底涌出仰慕与崇敬。

在南京师大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册上,诸多名师学者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创立了不朽的业绩:李瑞清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形成了两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陶行知“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与践行,成为无数献身教育的后来者的座右铭;吴贻芳以“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由此而更加丰满”来阐述“厚生”精神,谆谆教诲启发无数后学认真思考做人的真谛;此外,还有现代教育学家江谦、郭秉文、陈鹤琴,美术大师张大千、陈之佛、傅抱石……诸多名家大师在校史上灿若星辰、熠熠生辉。

一代又一代学人薪火相继、身教言传,师德传统已经成为该校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2002年南京师大百年校庆之际,该校发起了一场由“师德传统与传承”的大讨论。回顾那场激动人心的“三千人大讨论”,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说:“我们最终将当下师德的涵义定位于‘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只有赋予师德历久弥珍、可传之长远并不断找到时代‘支撑点’的科学内涵,才能无愧于先贤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才能激励自身不断前行。”

一种“精神引力”:践行师德,感动后学

作为培养未来师资的重要学府,南京师大的师德教育不是课堂上的枯燥说教和刻在墙上的生硬文字,而是由鲜活的、触手可及的身边典型去践行,从而感动着莘莘学子。

从2005年开始,“拿起手中的DV、拍摄身边你最喜爱的老师”成为南京师大学生热衷参与的特色主题活动之一。在DV镜头随意而细微的世界里,教授案头的一卷旧书、半盒香烟,年轻辅导员老师早生的华发都成为别有创意的新视角,质朴无华的场景设计和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成为最具“精神引力”的师德教育过程。不少学生坦言,在DV剪辑过程中曾不止一次流泪,“于细微处见精神”,触手可及的师德精神,原来真的可以具有这样强烈的“吸引力”。

在该校每年举行的“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评选”中,每一位当选教师都被请上定期开展的“师德建设论坛”,与学子们零距离对话。他们所作的《论教师的品格》、《当代大学需要怎样的师德》等主题报告,至今已连续举办数十期,网上点击率超过30万次,拥有了13000多名忠实“粉丝”,成为校园内广为流传的“名篇佳作”。

一种“精神实践”:砥砺师德,推进发展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南京师大善于将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步伐高度契合,走出一条“苦修内功、外精实践”的师德实践新路。

塑造“治学与育人结合”的从业观。一方面,该校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实践的能动性,强化其严谨治学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博导、硕导走上本科生的课堂,坚持脚踏实地,时刻保持师范教育的传统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师资基础得以进一步夯实。

弘扬“科学与人文并举”的发展观。该校鼓励教师勇于担重任、挑大梁,牵头发展新兴学科和跨专业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教育培训、留学生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富有核心竞争力的教师团队。

构建“师德与党建共赢”的德育观。该校以“明荣耻、扬正气、重创新、谋发展、促和谐”的师德理念作为高校党建的工作抓手之一,努力发挥师德标兵、先进教师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锻造“求是与求新互应”的培养观。南京师大将人才培养质量比作教师的职业生命线,鼓励教师实施教学创新和多元化人才培育。外国语学院教师对本科生的“创业讲堂”系列教育、数科院博导设立的“学科特区学分制”等“创新牌”,为解决高等教育诸多难题进行了有效尝试和探讨,更体现了南京师大师德建设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教授说,“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其历史和当下的内涵,更应该着眼它在学校发展实践层面上的引领和促进功能,这就是师德建设的‘生产力’所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