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本科师范院校。建校35年来,学校始终高举师范大旗不动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逐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7年,学校又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在做强师范专业、加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发挥高等教育的创新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依托区位优势与文化、科技、智力等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学校也在服务地方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办学空间、提升了办学内涵、丰富了办学特色、促进了事业发展。
秉承传统坚守服务航向
1978年,为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基础教育十分落后的状况,学校担负起了培养煤炭基础教育急需师资的神圣使命,成为了全国煤炭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1998年,学校从行业办学转变为地方办学,逐步实现了由面向煤炭基础教育向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延伸。学校坚守服务基层基础教育的使命责任,坚定地走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特色之路,为促进安徽教育发展和改变淮北地区高级科技人才匮乏的状况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铸就了“太阳石”和“红烛”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就是奉献基层基础教育、奉献基层。秉承这一精神,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形势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更高要求,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一个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发展,以人才培养为使命,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围绕培养目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应用型与复合型”为培养主线,以“口径宽、基础厚、水平高、能力强”为培养着力点,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课堂体系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在课程结构上坚持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学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以来,省级重点建设课程由3门增加到8门,新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9门,校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73门;承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1项,其中重点18项;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5项。
培养实践能力,着力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学校长期坚持的“师范生全员微格教学训练”,组织开展普通话、“三字”、演讲、演唱、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双语教学等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工作。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设立“创新学分”、提供科研和创新场所等方式,引导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近5年,该校学生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级奖励38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3项,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攀升,其中2006级在校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66.7%。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其中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历史学等专业考研录取率均稳定在45%以上。
改进德育方式,精心塑造学生“面向基层”和“朴实、安心、能干”的职业品格。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基层的意识。多年来,学校注重将思想品德课搬到矿区、农村最基层,不仅增强了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以“薪火义务支教社”为代表的学生社团,坚持“投薪加火,为农村教育助燃;沥肝披胆,帮农家孩子读书”的宗旨,近5年先后有5000余名大学生到地域偏僻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支教,授课万余课时,万余名农家子弟从中受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8年来,学校先后20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
依托优势拓宽服务渠道
调整办学思路,服务地方教育。1998年“划转”安徽省后,学校逐步实现了由单纯本科教育转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由教师教育转向以教师教育为主、积极开展非师范教育,由传统基础学科主导转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由面向煤炭基础教育转向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四个根本性的转变,提高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和贡献率。学校在做强做优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1999年、2000年、2001年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和“安徽省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填补了安徽省北部地区省级教育培训基地的空白。
提升学科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学校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加大投入,加强团队建设,学科的总体实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化学学院“有机合成和不对称催化研究所”依托2个省级重点学科,充分利用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依靠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设计和制备了1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手性催化剂,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L―天门冬氨酸”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已在新兴实业公司实现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已突破1.2亿元,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该研究所还围绕当地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安徽“861”重点工程――“煤化盐化一体化”中的煤化应用研究,研制出第四代羰化新型可循环再生负载催化剂,已通过中试和省级鉴定,正在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进行工业化。
生物学学科拥有一支由19位中青年教授、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成果“农作物抗旱增产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面积200多万亩;“半夏脱毒培养及人工种子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广面积1万亩;育成小麦、棉花品种4个,在淮北地区推广面积1500万亩,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200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技研发项目100多项,这些项目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提供了技术支撑。
整合智力资源,服务地方。学校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出咨询意见。从相关领域中选派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担任地方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的顾问或兼职工作人员,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如学校2003年成立的“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是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大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承担国家重点古籍整理项目4项,省级项目9项,淮北地方文化经济开发研究项目8项,同时办有《安徽文献研究集刊》。与许多有关部门有横向研究与咨询、交流关系,如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的遗址开发研究、淮北历史文化研究等,都是由该中心的专家完成的。此外,学校还组织引导专家组成科技服务团队、科普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传、咨询、培训、讲学和服务活动。学校牵头成立了淮北市数学、物理、化学、翻译、机电等学会,并主动与地方各部门的行业协会实现对接,深入开展产学研工作,服务淮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夯实服务基石
以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拥有了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5个学科门类,初步建构出文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学校已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的建设使学科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为优势与特色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建成了一批与之相匹配的、在省内或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专业。目前,学校拥有4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理工类、人文社科类、经管类为主,教师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以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近5年,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以完善人才成长发展机制为保证,培养和造就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9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659人,占专任教师的83.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2.3%;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4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8%,其中教授107人。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布局,着力在二级学科内重点培养有创新素质、组织能力、能把握学科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从而汇集了学术力量,构建了以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皖江学者”讲席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省学科带头人、省优秀骨干教师以及校学科拔尖人才、校优秀主讲教师为主体的人才梯队。
以学术转化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近5年,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显著提高。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5项,省级科研课题252项;出版专著168部,发表论文42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68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2项。学校本着“确保教学中心地位,以科研促教学的方针”,积极鼓励教师将丰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学校先后有1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3人获政府特殊津贴,13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6人被评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27人被评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57人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二是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三是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