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零点57分,我在爱丁堡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午夜新闻”,当听到播音员讲历史上的今天是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位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广化寺的京师图书馆正式对读者开放时,想到国家图书馆百年馆庆,心中颇为激动。
1979年考上大学,我报的第一志愿是图书馆学专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的课堂上,
直到读研究生做论文调研时,我终于实现了大学时的梦想。1985年10月4日。我走进了北京图书馆的大门,就像进入了一重宫殿,馆舍虽然不高,古色古香中却透着文化之庄重典雅;书架虽然不新,琳琅满目中却饱含学术之深厚积淀。图书馆靠近中南海,就在首都的心脏;它是全国图书馆之首,是知识的心脏,这是多么令人鼓舞呵。那天,我象一个知识圣殿的朝拜者,流连忘返;我想象着我的未来,对在书海中工作的图书馆员好不羡慕,第一次有了对职业的真正理解和自豪感。
国家图书馆像一个老师,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么美好,它成了一个专业的符号,植入了一个学生的大脑,永不磨灭。后来,去国家图书馆的次数逐渐增多,因为分配到这里工作的有我的同班同学、我的学弟学妹,再后来有我的学生。在这里,我参加学术活动,查阅专业资料,与同行交流,与朋友聚会,还记得借学弟学妹的自行车从国家图书馆出发逛北京城的情景,那感觉真好。
我特别感激国家图书馆给我的教学、研究与事业上的启发与支持。在我担任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带几位馆领导到国家图书馆学习取经。我在郑州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校的图书馆学系担任系主任前后12年,每年的新生专业教育我第一个提到的总是国家图书馆,引领学生进入图书馆学门。今年5月我还带研究生前往国家图书馆二期新馆参观,那天业务处的老师带我们从五层到了一层,正巧四库窗帘打开,看到里面的文津四库,我和研究生们都十分振奋。馆长告诉我,今年到国家图书馆求职的达到1万9千人,我为国家图书馆有如此的吸引力感到骄傲,对图书馆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作为图书馆人,我喜欢国家图书馆,欣赏文津街馆的古朴,白石桥一期的壮观,二期的现代;赞扬国家图书馆丰富的内涵,不仅在于它优秀的馆藏和阅读环境,而且在于它的业务追求国际一流,对于图书馆行业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更敬佩国家图书馆人,是他们的奉献给予了社会阅读的天堂,是他们的努力创造了图书馆界的泰山北斗。
(作者为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