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有关领导要求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措施调整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在长达万言的讲话中,这句话被公众单独提点出来,成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教育部并不是第一次发出这样的信息。早在两年前,教育部就表示要将就业率与
既然以就业率作为专业调整、办学评估、经费投入的风向标,就业率的统计就一定要是准确的,靠得住的。教育部对虚假就业率一向深恶痛绝,多次强调在高校教学评估中对就业率造假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但多年以来权威公布的就业率和民间印象还是有相当差异。考察高校就业状况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配合多渠道的检测方法,形成多层次的考察、抽查程序,不能挂一漏万,也不能时紧时松,就业数字才有可能“脱水”。此外,就业率不仅要准确,还要科学。仅就一个专业而言,就业率也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数字集合。某些实用技能型专业在专科、高职层次就业率就很高,不见得比本科低;而某些基础性学科本科就业率低,市场需求小,但博士阶段却基本是高质量就业。调整专业结构涉及到高校和专业的发展前景,必须让调整的参照标准尽可能细致科学。毕竟,摸索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规律,不能仅依靠一两个大而化之的数字。
以就业率调控专业规模,这项政策除“主攻”大学生就业问题外,还预期对高校培养自身特色、形成专业优势产生助推效应。既如此,地方教育部门在考核高校时就不能继续采用笼统的、一刀切的标准。“文理兼综”、“学科齐全”这样的价值标准也不能拿来要求每一个学校。每个高校都盲目地“兼容并蓄”,必然会导致学科项目仓促上马,低水平重复建设扩大化,学生就业前景惨淡。因此,对地方教育部门而言,练武时既然鼓励人家学“无影脚”,比武时就不要考人家“铁砂掌”。
近期有媒体报道,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两极化。一些求职者拿着简历无岗可投,一些招聘者却望眼欲穿等着简历。就业市场调控专业结构的必要性可见一斑。几年的运作周期过去后,这项政策能否发挥出预期效应,还要看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现在能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