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解决流域问题

2009-11-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尚义 张慧芝 我有话说

创建“历史流域学”,从流域因果性、系统性、链条性视角,开展多学科、长时段交叉研究,目前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流域自然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历史流域学创建的迫切性

从自然系统角度看,流域的因果性、系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流域是一个

整体,由若干子流域组成,以水为载体的水循环、土壤吸纳污染物和营养物的循环等,都是在流域内完成的,而这些物质的循环对流域的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都有很大的影响。(2)植被系统的整体性。上游植被覆盖率的降低,不仅使当地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水源涵养功能、小气候调节功能减弱,抵御风沙力、环境承载力下降等,还必然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中下游,使中下游河水来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增加,湖泊湮塞,泉源干涸,甚或河水断流,洪涝旱蝗灾害增加。所以林草种植、生长在上游,但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等自然调节功能却显示在整个流域。(3)动物繁衍环境的流域性。许多生物在上游产卵,在中下游发育、生长,河流形态多样性是流域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作为生物繁衍、生存的场所,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环境。(4)流域内部灾害的流域性。如水灾,如果上游连降暴雨,往往累积到中下游才泛滥成灾,这也是其他灾害所没有的地域转嫁性;又如,上游林草覆被减少、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当地土地贫瘠,加重区域贫困,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带来流域性灾害,使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容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目前流域问题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自然系统的生态、环境、径流量等因子遭到日趋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范围、频度扩大。下游问题的产生根源多在上游。故创立“历史流域学”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流域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历史流域学创建的迫切性

从社会系统角度看,流域的因果性、系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交通格局很大程度仰赖自然条件,沿河流的干、支流及其河谷分布的水陆交通网,覆盖了整个流域,所以流域内不仅各种自然要素联系密切,内部信息、物质等能量流动也相对便利,上中下游、干支流及各区段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较一般区域显著。(2)流域内部产业布局、生产力等经济因素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譬如,上游煤炭业、矿冶业等产业的发展,对环境、水资源的污染、破坏往往会延续到中下游;上游农业开发,一方面会使土地资源承载力(粮食总产量)有所提高,同时也使中下游水土流失增加、环境承载功能下降,导致整个流域社会生产力总体下降。(3)流域内部的文化及思想意识形态,也具有明显的流域整体性特征,如语言、风俗、生产方式、宗教信仰、乡规民约等文化思想形态,也大致呈现出明显的沿着河流通道传播的特征。

流域作为一个自然――人类复合系统,自然属性的系统性决定资源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流域系统原则:鉴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整体性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从流域系统角度出发,唯此才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鉴于流域内部经济布局的整体性特征,各经济区的开发利用必须兼顾流域生产力整体水平,唯此才能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性;鉴于流域内部经济与环境之间整体性特征,各区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及整个流域的环境承载力,唯此才能保证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从流域因果性、系统性角度,对其内部资源利用、经济开发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流域人、地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历史流域学创建的迫切性

人、地系统由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交互作用而成,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推动着人地关系的演进,流域人、地系统也具有明显的因果性、系统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流域是整体性极强、关联度很高的区域,流域内不仅各自然要素间联系密切,而且上中下游、干支流、各地区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也十分显著。同时,流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系统,大流域经过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景观、森林植被和气候特征,因此,流域居民开发利用自然的生产活动必然形式多样,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也必然复杂多变,这为流域的开发治理带来了一定难度。(2)流域既是一个以河流为中心、由分水岭包围的自然地理单元,又是一个以水资源为中心、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社会经济系统,两种属性统一于一个现实的区域大系统之中,这就使流域成为一个融自然、人文、经济于一体的多维度的经济区域,成为一个集资源富集区、交通走廊、城镇连绵带和产业密集带于一体的区域,如何在这样一个空间载体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3)流域作为一个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标志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属于较为典型的“自然经济区”或“生态经济区”,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的分区往往与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的主体功能区契合,比如,源头和上游是生态功能区,中下游可能是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由之必须从流域因果性、系统性等视角去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性之光”,“文理交叉、多学科综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生长点。鉴于流域问题的因果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征,只有从学科交叉、系统研究的视角出发,才有望找寻出科学的解决途径。考察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可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及微观的不同时间尺度,其中宏观着力于考察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及规律。流域是景观的多功能单元综合体,是影响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也是热量、土壤类型、生物类型等的明显分界线。流域内,一方面具有独特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因素循环过程,另一方面还具有独特的人口、技术、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流动传播过程。因此,以中小流域为地域单元,从历史长时段角度,对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资源、环境等自然演变轨迹,展开多学科交叉研究,探究其因、把握规律,其意义之重要毋庸置疑。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