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着眼内涵发展,着手打造核心竞争力,着力突破发展瓶颈,已成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高校谋求
抓好“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概念起源于工程实务领域,是一种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思维方式,需要站在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对象的结构、功能、层次、标准进行统筹考虑和明确界定。这一理念后来被广泛应用到信息、军事、教育等领域,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思维方式。高校顶层设计解决的是学校最高层面上的终极目标和办学定位等重大思路问题,并绘制出清晰、明确的实现蓝图。办学的思想、宏观的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就是要制定好发展战略规划,并抓好规划的实施和评估,开展全过程的战略管理。首先,要坚持整体战略。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高校的顶层设计必须结合校内外形势变化,紧密契合社会需求,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及趋势,结合自身校情,审慎确定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并利用递归法向下制定“子”系统,所有的系统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指向和围绕终极目标。当所有系统、单元和环节都执行到位时,就会产生顶层设计所预期的整体效应。其次,要坚持双向反馈。尽管顶层设计是从高端开始的自上而下的设计,但这种“上”并非由校领导或规划部门凭空建构,而是源于并高于实践,在反复、缜密、客观的调研基础上,对学校办学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的理性提升。顶层设计不是单向性流动,取得全校师生特别是中上层领导和广大教授的认同、参与和反馈是设计实现的重要环节。第三,要强调战略执行。经过缜密研究后形成的战略设计,如果没有准确到位的执行,必然只是海市蜃楼。因此,要增强内部协调、沟通和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顶层设计真正成为学校上下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为规范。将战略执行和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采用责权清晰的目标管理方式。
抓好制度设计
顶层设计的实现取决于控制的高效性,这就要求大学做好制度设计,即将顶层设计进行制度的固化。制度是以外在的强制力量来规范和统一人们的行为、影响和同化人们思想的一种结构功能和规则体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嬗变,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当前与大学有关的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的背景下,制度的功能主要是理顺关系,从而使得政令渠道畅通,维护大学组织的健康发展。大学制度包括根本制度、一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次。大学的根本制度主要指大学领导体制,包括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这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和内核,不可动摇。大学的一般制度是指大学运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学科院系制、选课制、教师聘用制等。大学的具体制度则是指微观层面上用于保障各项具体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规章法则,如学籍制度、教师评聘制度等。所有的制度均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大学的根本制度和一般制度多见于国家及教育部门的法律法令以及大学自建的章程之中,具体制度则散见于学校各个单位和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中。
高校做好制度设计应注重把握三个原则。其一,要围绕顶层设计展开,赋予顶层设计以权威性。制度的力量来自于其对资源配置所拥有的合法性操控,良好的制度设计能够对师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思想和行为紧密围绕学校的顶层设计而展开。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在战略规划实施的评估和反馈上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次,要体现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体现“以人为本”。大学专家云集,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他们对制度设计的参与热情和专业水准较高,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广大师生的智慧。第三,要注重程序规范。在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中,特别容易出现“人治”替代“法治”、“行政”决定“学术”的倾向,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制度设计中的程序设计,强化程序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抓好文化设计
如果说制度设计是借助外部规范性力量保障顶层设计的执行,那么文化设计则是通过凝聚人的精神,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推动顶层设计的实施,是一种内在的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认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发展即是办学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的传承和开拓。大学文化具有高层次、独立性、教育性、超前性和批判性等特质,需要精心培养、长期积淀、与时俱进。广义的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学术文化,狭义的大学文化是指以学校理念、价值观体系为本质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大学文化设计应从大学精神重塑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加以考虑,打造富有品位、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
塑造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设计的核心目标。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浓缩而成的价值观和思想导向。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引以为豪、各具特色的精神品质,外化于校训、校歌上,体现在杰出校友的优秀品质中。建设校园文化则是文化设计的另一重要层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往往会陷入诸多误区,比如将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丰富师生业余文化生活,使得校园文化活动总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忽略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特色精神为上位指导;或者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角仅仅局限于学生和辅导员,广大教师和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则成为旁观者。这些误区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设计。特色是大学文化的生命力,大学必须依靠办学积累的独特风格,努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顶层设计能力、制度设计能力和文化设计能力,致力于学校的软实力建设。学校的顶层设计、制度设计和文化设计有机统一、互为整体,顶层设计引领方向,制度设计提供保障,文化设计凝炼精神,三者需要进行统筹设计、系统建设。要下决心完善学校战略规划,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问题,从长远发展、事业全局和顶层设计上,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道路;要下决心健全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建立规范高效、反应迅捷、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和创新管理制度,激发和增强管理活力;要下决心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充分挖掘自身发展历史,总结传承独特大学精神,努力培育学校的文化品牌,通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激励精神动力,激发创造能力,增强发展活力。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